“我想贝拉喜欢我,因为我把她当成一个人看待。我的做法就像你现在一样——我要告诉你,拉许医生,我很感激你这么做。我没有读她的病历,我蒙着眼会见她,想要以全新的观点来了解她。贝拉从来都不是一个诊断,或一个边缘人格,或一个饮食失调患者,或一个冲动的反社会分子。这是我对待所有病人的方式,我也希望永远不会成为你的一个诊断而已。
(摘錄亞龍的著作:診療椅上的謊言。)
卡爾‧羅傑斯曾經說,『別花時間訓練心理醫生,而應該花時間挑選適合的人。』
深感認同。
今夜,是存在主義之夜。
1.齊克果:焦慮是養成自我的情境,如果沒有體會不安的感覺,生活將會過的如夢遊一樣。生命中的無常接連而至,沒有比死亡更確定的事,但卻是我們成為人類的必然歷程。
此時,必須要有為自己做決定的冒險意志。
今夜是存在主義之夜(讀存在主義治療),我不記得我讀過什麼存在主義的書,一邊翻越我才回憶起-----我超級愛的尼采是存在主義的先驅,之前我也讀過維克托。法蘭克那位頂頂有名被關進納粹集中營後,依然坦蕩蕩的成為存在主義治療的心理學家的書。
我赫然發現,天ㄚ,原來我是一個存在主義者的信徒阿....我強烈的堅持人有自由意志做決定!原來就是從這裡來的!!><...
難怪我可以信誓旦旦的對前男友大聲說:[自尊是你給你自己的,透過你的行動付出,你達成的責任來證明自己,自尊不是別人給你的!]
不過,我要說.........存在主義的論調很理想化........現在的我,並不十分認同(也不反對)。因為它所談的,是一個終極的目標:[心靈的自由,與行動的責任。]
我已經明白,創造力是一種天賦。它可以經由學習而得來,但這過程卻非常得不容易。
能夠發展出認識自己所謂何來、賦予自己生命意義、知道自己為何活著,並且將自己的生命模式創建出來變成現實的人,你身邊看過的,有多少?
我敢肯定,說還在找自己的夢想的人居多。
光是培育出這樣去反思自己生命歷程的能力,就要花多長的時間與投入多少的資源?
唉,之前年少無知,就把這個高標準套入了我所看見的世界當中,而感到這個世界格外的一片狼籍。。。怎麼有自己夢想的人那麼少?
現在的我,平衡多了。我已經明白,這種天賦非常的珍貴,必須經歷各種挫折與失敗依舊保持著自愛與對命運的愛的能力,才能夠撐起一切去創造自己的人生。
所以存在主義裡面,主要核心理念沒有談到愛人、自愛,真是可惜。(不過尼采是個充滿愛的人,真的,我好喜歡他身上的命運之愛、自愛跟傳播真理對人類的愛,還有超人的概念。)
在華人的社會裡,自我經常是關係的延伸,我們的行為充滿著來自他人的期待,我們並不只是為自己而活著。
因此,華人的思維可以更為客觀考慮後果的環境因素,一個人是如何受到了環境因素的影響,而產生自己的行為。
(集體主義的文化較容易有這種諒解,個體主義的文化比較傾向個人責任)
但我感謝過去的我有存在主義的哲學底子,因為這樣的剛性道德思維,幫助我闖過很多的困難跟僵局,不曾想過氣餒跟妥協。
因為,我相信我有自由可以選擇。---存在主義就是在擴展我們對於[選擇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