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總是有源源不絕創意活力的姚仁祿認為,創意就是反叛,就是redefine everything,就是重新定義所有的事,而他尋找創意的方式則是,訓練自己的思考,把想像力和知識結合起來,創意自然源源不絕。


 



18歲的姚仁祿,是建國中學畢業,以第一志願考進東海建築系的浪漫少年;23~47歲的姚仁祿,放棄了文化都市計畫研究所的課業,決定做個創業青年,創立大仁(DAZA)室內計畫公司,空間設計的觸角延伸到整個亞太區;48~56歲的姚仁祿,是大愛電視台總監,也是《文化印象》《靜思書軒》等節目主持人,為文化奉獻,並且擔任無給職的慈濟義工,一做就是8年。




走過迥異於一般人所選擇的職涯道路,姚仁祿涵養出寬廣的胸襟、深厚的文化底蘊,以及源源不絕的創意活力。現在的姚仁祿,是室內設計師、是「大小創意齋」的創辦人,更是人氣部落客。從2006年起,他用「媒體」乘以「創意」,創造出不同凡響的網路媒體創意實驗室。




關於創意,姚仁祿說:創意就是「反叛」;就是redefine everything(重新定義所有事);就是「遇見陌生」。他認為,要尋找創意、激發創意,就必須經常換一條路走、換一隻手用,打破生活中的舊習慣。


 


反叛一切 重新定義已存在的事物


 



Q:你說過「創意本身是一件很反叛的事情」,「反叛」的意思是指?
A:反叛的定義就是:「用另外一種方法來定義一件已經存在的事情。」例如,蘋果公司創辦人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曾說過他要重新定義行動電話,對我來說,這就是一種反叛的個性。



所以,反叛也可以說是redefine everything(重新定義所有事情),對於觸目所及的任何事物,都可以進一步去思索:「我能不能重新定義它?」至於所謂的「重新定義」,換個角度想,其實就是找尋一個更合適的答案。比方說,我最近拿到一本書的翻譯版權,我就跟同仁說,我們可不可以從翻譯、出版,到讀者拿到這本書,把整個過程重新定義,只要是現在走的路,我們就不走,這算不算叛逆呢?我想應該是。



Q:所以,反叛是你創立事業或經營管理的準則?
A:我幾乎都只對這類事情感興趣。
以我在大愛電視台的經驗為例,我就是做了截然不同於傳統電視台的事情。觀察到數位化潮流勢不可擋時,我花了三、四年從事研發工作,大幅改變了電視台的編採流程和製作,將帶子轉換成檔案,也將剪接從線性變成非線性,等到影片播出時,就可以進行隨選。進入網路時代後,大愛已成為全世界前十家將製播流程全數轉換為數位化的電視台,2005年就蛻變為一個全新的電視台。



而在推動變革時,同仁的配合也很重要。每當顛覆舊有的思維與做法時,難免有人會害怕,會質問:「要是失敗了怎麼辦?」身為領導人,就要鼓勵同仁擁抱創新,勇於放棄他們原本熟稔的知識、技術與經驗。我認為,反叛,就是要膽大心細。膽子要大,才敢放手去做;心思要細,才不會失敗。



Q:你提出的「輕媒體」概念,也是想重新定義媒體嗎?
A:相較於電視、報紙這類「重媒體」,我現在做的「大小創意媒體」,就是想透過不同的內容來源,將媒體「變輕」。



媒體之所以變輕,主要是因為現在任何人都可以透過網路,傳播自己的任何想法。然而,這種更便宜、更便利的媒體內容生產方式,只是輕媒體的一個面向,更重要的意義在於:過濾網路上既有的內容,找出最精彩的精華,呈現到你面前。



我們會把網路上好看的內容找出來,翻譯成中文,再附上連結,告訴你這些東西原來出自哪裡。這就好比全世界是一個樹林,樹上結滿了很多好吃的果子,大小創意要做的,就是累積數位經驗,把果子摘到你面前。



在大小創意網站上,你會看到影音內容放在一個宛如手機螢幕大小的畫面中,那是因為我們相信在移動中收看訊息已是事實。例如在中國大陸,用手機上網的人口已經超越了用電腦上網的人口,這是不爭的未來趨勢,所以我們就先開始做,藉此累積數位經驗,我個人把它稱做「小畫面經驗」。


所謂的「小畫面經驗」,來自於電視螢幕、電腦螢幕和手機螢幕三者的畫面尺寸相差很大,溝通的方式和技術自然就不一樣,好比寫小說、寫文章、寫詩,不能說你會寫小說,就等於你也會寫詩,所以練習用小畫面溝通,就好比訓練大家學會寫詩。


 


創意修練 不斷地練習與陌生相處


 



Q:你持續產生創意能量的活水源頭來自何處?
A:最簡單的方式就是Reading(閱讀)。閱讀,是刺激我思考的方式。我的讀書方法不是讀完就算,而是會想辦法和書對話,自問自答。
閱讀的好處還在於,這是「最省時間」的方法,不論是想跟國外專家請教,或是問蘇東坡問題,都不用事先約好,只要半夜4點爬起來翻翻書,就可不花力氣得到答案。




其實,我們的腦子大約有1000億個神經細胞,每個細胞都有尾端,不斷和其他細胞連結,連結得愈多,我們的思考就會愈特別。
比方說,徐志摩看到雲的時候,他可能不是依循線性思考,直覺地想到要下雨了,而是想到「我們是天上的一片雲」。這種看到雲,想到感情,再連結到人的思路,其實是非常不容易的過程,需要經常地練習。




創意的修練,就是要經常練習把兩個不相關的東西放在一起思考,到處去link(連結)想法,永遠嘗試新的可能,這樣當別人問你問題時,很容易就連結到新的答案。而這個答案,很可能連你也不知道是怎麼蹦出來的,人們稱它為「直覺」,但我認為,直覺其實就是想像力和知識的結合,是透過思考的操練而來的。



Q: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方法可激發更多創意?



A:丟掉地圖。我認為,創意就是遇見陌生,你一定要肯跟陌生打交道,練習與陌生相處,才能打破習以為常的思考和做事方式。
最簡單的練習方法就是,假如你每天上班都從這條路回家,就試試換另一條路;每次都用右手扣釦子,何不試試換左手來扣;每天都從這個門口進去,那就換走另外一個門;每天都用一種方法吃飯,何不放下筷子,試試用刀叉或用手吃。




這些生活中的訓練都很容易,不花什麼成本,目的是要讓自己開始「遇見陌生」,讓自己的頭腦開始習慣不同的情境,這對激發腦力和創意是非常有幫助的。所以,當你因為用左手扣釦子,而感覺到一股不熟悉的感覺,那就恭喜你!因為「你又變聰明了一點」。永遠要「歡迎陌生」。


 


新玩意兒 催生助人的新商業模式


 



Q:你有長達16年的時間,擔任無給職的大愛、慈濟志工,是什麼動力讓你這樣做?當中又有什麼體會?



A:對我來說,那也是接觸陌生。大部分人都認為「我的就是我的、你的就是你的」,甚至還有人認為「你的就是我的」。我去當義工,就是為了去認識「我的可以是你的」這種利他的經驗,我覺得如果不去親身試,就算再會講,也不能真正體會其中的意涵。




既然推動數位化,都要累積數位化經驗,所以為了做到利他,我就花了很長的時間去累積「利他經驗」,以不支薪的方式,在大愛電視台工作。可能是我命好,每年只要有一、兩個朋友請我設計,生活就過得下去了。



16年的志工生活,讓我的心靈認識到了一些不同於別人的東西,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看到很多生活困頓、命運悲苦的小人物,仍願意大力付出去幫助比他更不幸的人,例如清潔工捐出微薄的收入來助人,這真的不容易,令我更感到敬佩。



這也促成我在擔任大愛電視台總監時,很認真地將大愛的節目收視率衝高。有人問:「你又不用爭取廣告,幹嘛這麼注重收視率?」
我說:「我如果不把收視率做好,這些小人物的錢,就算是白捐了,等於是我把他們的辛苦錢,大筆大筆地丟到水溝裡。」



Q:你經營大小創意媒體的下一步是什麼?



A:我自認肩負了一個重要的使命:發展出一套可以助人的正常商業模式,也就是消費者無需特別捐款,就可以在正常的商業行為中幫助他人。
舉例來說,微軟(Microsoft)、IBM這些大企業本來就在捐錢、捐米給非洲國家,國外有一個叫做「FreeRice」的網站(www.freerice.com),就和這些企業談合作,將提升人們的英文字彙程度,與企業的慈善活動做連結。




該網站與企業的合作方法是,網友一進此網站,螢幕上就跳出一個英文字,請網友從答案中找出與該單字的同義字詞。如果網友答對,大企業就會捐贈10顆米給非洲難民。如此一來,網友就會不斷嘗試答題,因為只要花20分鐘答對10道題目,就等於透過自己捐出100顆米。




這個運作模式的好處是讓每個人開始習慣去幫助別人、鼓勵人們樂於分享。習慣競爭的社會和習慣助人的社會,其「創意感」是不同的,畢竟創意應該是一種sharing(分享),而不是用來競爭,而真正的好創意,根本不怕人抄,因為當別人要抄襲時,你已經有了更好的創意。




此外,由於網站的宗旨之一是希望提高人們的英文水準,所以當網友透過字彙測驗而做善事時,無形中也對英文字認識愈深。




其實,企業本來就在捐錢,數億網友也本來就在上網、玩遊戲,這種business model(商業模式)的新鮮之處是建立了一個新的模式,設計出一套結合兩者的方法,為企業在回饋社會的過程中,另外開闢了一條橋,讓通過這條橋的網友都感覺到自己有一份助人的功勞。這是一種不費力的方法,但目前國內完全沒有這類商業模式,我在想,「英文可以做,中文難道不能這樣做嗎?」這是我現在最努力想做的事,未來請期待出現這樣的新玩意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meg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