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用=成功的期望與完成的價值/工作的立即性與個人對拖延的敏感度。


 



這是加拿大學者史提爾耗費十多年研究出來的公式,他認為拖延"不是完美主義"或"懶惰"造成,而是因為人們傾向[先完成立即可得到報酬的工作,拖延較晚得到報酬的工作]所致。


 



這位卡加立大學的心理學家,在研究兩百五十名大學生之後,得出U=EV/ID這個公式,以這個公式說明人們為什麼會把今天能做完的事情拖到明天。U代表效用,E代表對成功的期望,V是完成的價值,I是工作的立即性,D則是個人對拖延的敏感度。史提爾表示,傾向拖延事情的人,會自食衝動的惡果。佔人口兩成的長期拖延者比較衝動、古怪,也比較不注意小節與對他人的責任。


 



史提爾說,拖延者傾向為今天而非明天而活、為短期利益而非長期痛苦而活,因此,人們並非太懶惰、懶到不在乎工作才會拖延,相反的,多數拖延者認為他們可以完成工作、也在乎工作,反倒是懶惰的人不在乎工作能不能完成,他們根本不想做。


 



目前為止,心理學家一般認為,完美主義者不想做出不完美的東西,才會一拖再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meg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