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旅美學者廖俊智所屬的研究團隊,最近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發表由大腸桿菌製造高效生質燃料的新方法,為生質能增加一種可靠的原料來源。


 



基改產製8碳原子長鏈酒精


 



廖俊智任教於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UCLA與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合作,以基因改造方式,讓常見的大腸桿菌得以生產多達八個碳原子的長鏈酒精(long chain alcohol)。


 



與其他生質能原料相比,廖俊智說,長鏈酒精有多種好處,包括每加侖的能量更高、不會侵蝕引擎,與噴射機燃料或柴油的相容性也更高。另外,長鏈酒精與水分離的過程也更簡單,更適合製造生質燃料。


 



美國GEVO能源公司購專利


 



未來加油站、汽車引擎或是其它使用生質能源的硬體,都不用再大規模改造,就能直接適用生質能源,這項技術已由美國GEVO能源公司購買專利。


 



台灣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阮雪芬去年八月到今年二月期間,曾經赴美加入廖俊智在美國的實驗團隊。阮雪芬指出,廖俊智的研究團隊選擇以大腸桿菌進行實驗,「最大優勢是因為大腸桿菌生長得很快,人類平均二十幾年才能生長出一代,大腸桿菌只要二十幾分鐘就能生出一個世代」。


 



廖俊智改造成長快速的大腸桿菌製成生質能源,還能合成出包含八個碳原子的長鏈酒精,發想與技術都十分難得。


 



是最接近汽油的生質能源


 



阮雪芬表示,廖俊智這次研發出來的合成酒精,是目前最接近汽油的生質能源,並且具有「疏水」特質,因為不容易吸收空氣中的水分,所以不易侵蝕引擎。


 



天然長鏈酒精唯一缺點,在於碳原子數有限,燃燒效能不易提高。國內常見的酒精汽油,配攙的乙醇僅含有兩個碳原子,而天然長鏈酒精也只有不到五個碳原子。


 



但利用基因改造,大腸桿菌生產的長鏈酒精卻可突破限制,碳原子含量大幅提高,未來可能成為高效長鏈酒精的穩定來源。這也是研究人員首度以人工方式合成長鏈酒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meg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