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別人的前提是,自己有被利用的地方。
不平等的利用 控制 因為抓到對方把柄與弱點 惡的方式 對方爬起來你就會付出代價 接受惡報
惡的利用 惡報與不長久 遲早
宗教為何如此成功?因為他只提供價值 不與人為敵 上善若水 利萬物而不爭
宗教是最厲害的 他不爭奪 只給予價值跟庇蔭對方
你行為再強 只要有漏洞 就會被推翻
所以你給予什麼東西 就會得到什麼東西

療傷 建立自我 從善的時候會得到好處
你有沒有找到 是[確實需要你的善良的人?]
臉書,古哥都是因為免費提供給人需求 所以能夠在短時間內成為全球的企業

**---*-*--*-**--**-----*-*-*---**---
這兩天,密集的上著DC給我的分享。
我必須說,這些觀念看起來很淺,但背後的威力卻很強大直透人心,並且是可以實際去操作的。
我最喜歡DC的地方,在於他很實際。
他說出口的話,都是伴隨著做法。

聽著聽著,我突然很深刻的明白了,自己跟他的不同。
DC對人的善跟付出,出發點是[理性的]。
我不同,我是感性的。可以說是,[愛,博愛。]就像是H跟龍貓,我不需要是他們的女朋友,但我願意為他們付出很多,去完整他們的內心跟生命的潛能。
就誠如kuo對我的見解,我追求的,是[他人的可能性。]
或許這是月亮雙魚的特質,完整的包容與接納,毫無過濾不分善惡的整體接收,以致於我...就像是德良老師說的,你過度發展感性,需要多一點理性。

而現在的DC,就是在教我如何用理性的方式,去達成善。

這跟我早期受到的教育思維有關係。
在我最悶最無聊的時候,我尋找著人生的意義時,我接受到的東西都是屬於人文類的東西,我娘介紹我泰戈爾的文學,我自己去讀唐詩宋詞,漫畫,你也知道文人都是浪漫跟感覺的。
雖然我後來不再那個領域了,但----我跟人的出發點是以感性為主,並沒有變。
這才是我所有受傷的癥結。(篩選機制當機)

我必須說,在我的身上感性的層次,是很高並且極為出色的那種。
這是我真正吸引到DC跟kuo的原因。

這就是為什麼我無法憑藉邏輯達成對事物的了解,因為我對事物的理解是從感性出發。後來還抽離扼殺。
雖然我都懂模式與策略,我的理解力是足夠並且靈活可以有創造力的,但..我曾經嘗試凝視著萬物的樣子,對於現象的解讀,我只是去[共鳴]。
我沒有任何的解釋跟理性存在。

共鳴,就是愛,就是他原來的樣子,也就是規律。在可以互通的潛意識當中,我看得到一個人的本質跟模樣。或許懂了就沒有時間的概念,但我卻活在一個有時間的世界裡,所以我總是看到很遠的東西,總是預知到一些未來的發展。
這是對方不知道他自己的樣子,可是我卻知道。
應該是說,我知道,但因為理性發展不足,我無法用語言表達的很清楚具體。在理解上我也是屬於直覺的形式,但在之後我想我可以更具體。


我想抽泰戈爾三篇詩,去解釋我的這個模式。告訴以後的我自己,我跟人的關係裡頭特色是什麼。
感性當然不是不好,而是我的感性不斷讓我受傷時,我需要發展關係當中的理性,去平衡自我。

感覺的模式找到了,才能夠破解自己,產生新的理性作用。
所以留下這份紀錄,當感受跟關係越具體化,理性才有介入的空間去幫助自我發展,而不是被感覺帶走。



 


頌歌集.50

我在鄉村的小路中沿門行乞。
你的金

輦從遠處出現,恰像一個炫燿的夢,我驚詫誰是這個王中之王啊!(我對永恆之日的感受)

我的希望高升,我想我的厄運已告終,我佇候著不需請求的施捨,等待著那撒佈在塵土中的財寶。
車子在我站立的地方停住了。你的視線投在我身上,你帶著笑容走下來。我覺得我今生的幸運畢竟來了。忽然你伸出右手來說,[你有什麼給我呢?]

啊,你開的什麼樣的帝王玩笑,攤開手掌向一個乞丐求乞!我惶恐,我呆呆地站著,然後從我的佩囊中慢慢地拿出幾小顆穀粒來給你。

但我是怎樣的驚奇啊,當晚上我把佩囊倒空在地板上,我發現一些細小的金粒混在乞得的幾樣粗劣東西中。我痛哭,我多麼願望我慷慨地把我所有的都奉獻給你啊!


對於成就,我的第一反應是共鳴。那是一種憧憬跟嚮往,去模仿對方的人格特質。
換言之,我天生就是在四處搜尋我感興趣之人(成功者)的腦袋結構跟感覺。
但在這中間,我卻想成為一個奉獻者或說是回應者。
一個乞丐突然想跟帝王並駕齊驅。
這中間是沒有理性的過程的。但這確實就是我跟人的關係。

我必須說原因,一方面是我的社會地位是既生病又沒有特別歸屬的,身旁沒有真正的成功者。所以我只能把我身邊的人優點跟缺點分開,學他成功的部分。
這是為什麼我只能學習到特質,畢竟我跟人相處的時間也總是不長跟遠距離。


頌歌集.80

當你獨居時,你不知道你自己,那時沒有使命的呼喚,風從這裡跑到更遠的彼岸。
(人跟人之間的關聯是使命。)

我到來,於是你甦醒,而天空放滿了光。(看待自我的方式..期待很高@@)
你使我在多少花卉中開放,栓我在多少方式的搖籃中,藏放我在死亡中又再發現我在生命中。

我到來,你的心起伏;苦痛降臨到你身上使你快樂。
你撫觸我,刺激我進入愛中。
但我雙眼裡有慚愧之薄幕,我胸膛中有恐怖的閃爍;我的臉是覆著紗,當我不能見你,我悲泣。
但我知道你心中有無限的見我之渴望,在旭日一再的叩門聲中,那渴望在我門前呼喊。


好,這首詩在講什麼呢?
重點就在於,關係是因為彼此而找到存在的價值。但關係當中發生的衝突的危險,找到默契的開心跟靈感,變成了一種孕育自我的方式,生命的意義跟人生方向。
那就是使命感。
所以,我所追求的,變成跟自己的成就無關,卻跟對方是否認同我而更相關,也在乎自己是否能夠給出回報。
這也拉走了我的理性。

唉.........我突然覺得自己很蠢....


最後,我要講的是,[美感]。
我如果要發展我的理性,那必須削弱之前我對關係所體會到的美感,才可以。
所以,這是為什麼我也很感謝龍貓跟H對我的壞。我需要他們幫我減弱我對關係的美感,這是為什麼後期我走的路都是幻滅。
我曉得的是,這個模式會像是個圓,把我的理性跟感性整合在一塊。


橫渡集.31

僅僅是我禮物的一部份在這世界上,其餘的都在我的夢中。
你,那常常規避我之撫觸的人,隱藏著你的燈盞,在秘密的沉默中來到這兒。
我將因黑暗的顫動而認識你,因不可見的世界之低語而認識你,因那不可知的海岸之呼吸而認識你;---
我將認識你,因我的心融化為淚之憂傷的突然愉快而認識你。


在我身上的失落感,使我越發強烈的去追捕那些不能實現的潛能,為自己帶來了極大的矛盾。
相信聰明的讀者可以體會到,這樣的內在世界跟人關係是很混淆的,你的跟我的分不清楚。
這些對人性的困惑,對人性黑暗的不了解,帶來了極想突破的認識,也帶來了可怕的關係的牽絆。


我只能說,好加在的是,我的標準很高,所以可見得我接觸人性,還是有發展理性的。
為什麼說標準是理性的?well...或許他也是感性的。
因為那是從我看到對方身上的模式,所設的標準。
我對每個人的標準都不同,因為每個人都不一樣,所要到達的境界跟能耐也不同。
這種了解跟認識,我想應該是理性的。因為我是人類分類機。

我只是在栽培的途中過於心急氣燥,因為從剛剛的詩篇可以看得出來,我並不想當一個栽培者。
我的模式是共鳴,是彼此呼應,是使命感。植物有生長的本能,怎麼不自己長下去?老是跟我討肥料?你的根呢?你的葉子呢?給我自己長出來!!
另外是我窮的要死...自己都快活不下去了@@
我比較傾向是整合內在達成合作,變成一個互助的生態系統,這也正是我的郡落理論。

DC,他才是真正的栽培者。他給予你新的觀念跟東西,去促使你達成目標。
我則是調整人的內在,去完成他本來該有的天賦,使他自己辨別資源走到適合他的環境,或許只是內心的移動與眼光的調整。
我做的是改變,DC做的是帶領。


最後我想表達我對DC的感謝,遇到他確實是奇蹟。
但我也漸漸的,明白與領略了在這個相逢裡,自己的存在為何能夠吸引到他的佇留。
因為他正要開發我的理性,所以感性的話也就不說太多了。畢竟,現在要穩健發展為主。
就只說泰戈爾.橫渡集.36,最末三句。是我很喜歡的句子。

請慢慢的品嘗,慢慢的閱讀,體會他每個場景。
這些是很細微的動作,很深刻的感受。
可以多看幾遍。


我的嚮導帶了燈來,向我招手。
我詢問他的名字。
但我只見他的燈光穿越靜默而行,只感覺到他的笑容充實了黑暗。


這三句獻給DC。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meg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