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打造競爭Lead

原文摘錄至臉書粉絲團[打造競爭Lead]
若有侵權將立即刪除。




有夥伴留言提問,究竟我如何構思課程的簡報?這的確是一個可以深入學習的課題。我們可以從如何教學生解題開始說起。

很多講者都具備專業的知識,只是如何有系統的將知識傳遞,一直都是身為講師重要的課題。

試著想想,如果你的孩子問你一題數學題怎麼解,你看完題目後,通常是怎麼告訴他呢?

一般的家長會從題目分析給他聽,然後引導他一步一步思考,最後導出答案來。

也就是你在解釋這個題目。



很多的講者,會從解釋講題開始,但其實這是一個危險的動作,因為聽眾想知道的不是題目想說什麼,而是你今天可以帶給我什麼。所以如果要解釋講題,除非你有全新的詮釋,能出乎他意料之外。

例如:你要告訴大家專注的價值,如果你是這樣解釋:FOCUS把它拆開來看,你就知道為什麼我們要大家學習專注。
F follow 跟隨 O one 一個 C course 方向 U until 直到 S success 成功
專注=跟隨一個方向直到成功為止。

所以如果要對學生解題,我的作法不太一樣。


我會重新構思這個題目的架構,然後找出這個題目他想測試的是什麼樣的能力,接著他需要具備哪些條件才能解出這個題目,再檢測究竟哪個部分是學生所缺乏的,換句話說就是卡住他的地方是什麼,然後針對這個部分才做解說,務使他了解後,再用其他的比喻,確定他能舉一反三,最後讓他自己把剛剛的題目做一次!

所以,在準備簡報的過程中,我會用這四個原則


一、訂出計畫(道出今天學習目的)
我會很明確的告訴他們今天我的計畫是什麼,他可能只是一句話。有一次我在課程研習的開始就告訴他們,今天我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要讓你們感動。
在一開始就把計畫告訴學員,也是讓學員感受到自己是計畫的一員,也有責任。

二、包裝架構(情境塑造)
無論是視覺或聽覺上的包裝,都是為了讓聽眾容易接收你想傳達的訊息,例如:我曾經在台上報告,用一台電視機來包裝我大學四年的生活,大一就像電視機的天線,不斷吸收新的資訊,大二就像螢幕開始發光發熱,大三開始製作節目,有了一台一台的作品出現......

我記得曾經在大學時候聽過侯孝賢導演的演講,他說他構思電影作品最難的部份就是找到一個容器,只要找到這個容器,在裡面發生的事情都會是合理的,就像暮光之城看到人變成狼你一定都不會覺得突兀,在金剛狼中你看到任何有特異功能的人,你就把他視為變種人而已。

一個好的包裝,能夠讓人更容易進入你設定的情緒,也可以說是一種情境的塑造。




三、解說生動(準備故事引導觀念)
如果你的簡報不需要你的解說,那當然你也不用出現在現場了,所以畫面上的呈現越精簡越好,重要的是引起人注意,就像報紙的標題一樣,再經過你的比喻和解說,讓人有恍然大悟的感覺,就是幫助你加分的利器,所以很多時候我甚至不準備任何投影片,因為我想要讓聽眾專注的聽我說了什麼,至於如何生動的解說呢?那又是另一個課題了,我想先從說一個故事可以讓人會笑、會哭開始學習吧!



四、提出好的問題(知道聽眾的盲點在哪裡,深入問題)

好的問題可以佐證你的說法也可以故意推翻你的說法,但不管是哪一種,都是要讓人開始思考,當我們解說完後,要覺察聽眾跟你互動的程度,最好的方式就是提出問題,不要害怕聽眾對你的問題沒有回應,那是好事,很有可能他就正在思考,只要你對你的問題有信心,他是值得深思的問題。可是該怎麼設計問題呢?其實你應該說你知道聽眾的盲點在哪嗎?點出盲點,是問題設計最簡單有效的方式。


第二個作法就是,再問更深入一點,例如當你解釋完領導後,你就可以問,你們覺得領導只有這樣嗎?

設計課程其實比執行課程更有成就,有一個檢視自己設計課程的方式,就是你是否邊設計邊很興奮、迫不及待想和大家分享呢?如果是的話,趕快跟我分享吧!

~李柏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mega 的頭像
    Omega

    世界的變形與內聖外王

    Omeg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