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力仁跟我說的一句話是:[秋水,為什麼你的批評我開始能心平氣和的接受?]
這是近來張力仁先生的蛻變。
他開始柔情似水了。
但我覺得很奇怪的是,我沒有高興與感動。
似乎在一段感情當中,我並不需要,也不喜歡男人的柔情似水,卻反而隨之陽剛起來,想去保有自己的個人風格與規劃,我想要的是被理解,知性上的彼此交流,而並非被關心與感性。所以我沒有陶醉在裡面,反倒有點不耐。
那麼深刻的愛,並未使我想要撒嬌或是依賴。當同樣的相處模式出現反覆的情況,(就是力仁一直像小孩子一樣跟我撒嬌),我第一次如此清楚的發覺,我不想被定型,甚至害怕被定型。對我而言,就是有一種莫名的束縛感。
今天我對力仁說,[我害怕我太了解你了。。]
力仁問:[這應該是我要害怕吧?](被了解就是被掌握住弱點~)
我道:[可是,當我了解你我就會去包容,感覺好像變得我沒有選擇的餘地。]
力仁回道:[哦,你害怕被定型。]
這是第一次,我那麼明顯的看見我是人格七號型的個性。
於是感情對我而言就是有雙重的矛盾,我竟然是這麼的深愛一個人的熱戀,但同時又不想落入同一個模式中反覆,會覺得悶。
我只能期待繼續跟力仁創造出其他的模式。︿︿(有信心~)
對於力仁為何會變成小孩子跟我撒嬌一事,我無意間有跟我的同事討論過這個問題~
他是女生,家中排行老二,共有三個姐妹。他說,他小時候其實沒有太多機會跟父母撒嬌,長大後交男朋友,就會想跟小孩子一樣去撒嬌,去依偎對方。
哦!力仁的確也是這種情況。然後我仔細一想,我好像其他男友也有這種情況!
但我都是覺得莫名其妙!怎麼一戀愛就。。幼稚起來?我一直感到有點不適應。對我而言這一直是無謂的舉動。因為我的反應一直都是變成熟跟穩重。
然後我就想,我是長孫長女,父母是長子長女,爺爺外祖母也是長子長女,所以我小時候非常受到長輩的疼愛與注意。(第一個出生總是受到兩邊矚目歡迎~)尤其我長得又可愛,走到哪都是[焦點。]
我說的焦點不是普通的焦點,我記得小時候(還不會說話時)我曾經被大家親到怕,親到哭出來。(意思是,看到我很可愛的大人都會過來親一個,包括親戚、教會、第一次見面的陌生人等。)曾經有記者想幫我拍照,登上報紙。於是之後,有一陣子我只要看到人就把頭轉過去,打死不理。但我家教育是很注重社交禮貌的,我也很早熟的明白,過幾天又恢復成非常禮貌的小波。
我母親給我的教育,是知書達禮,培育我早熟與獨立思考的性格的那種。而且我有一個特殊的傾向,我從小就不喜歡小朋友,覺得他們很幼稚。我喜歡跟比我年紀大的人在一起,我想趕快長大。這一直到我十八歲開始跟我媽媽一起帶小嬰兒後,見識到小朋友的可愛,然後轉變對小朋友的心態,也對教育跟兒童心理產生興趣。
原來有這麼大的差異存在~
即使力仁各方面都比我成熟,但兒童時期遭遇不同,面對感情竟會發生這麼不一樣的反應。(他父母都是老么,他是家中長子,但他是給阿嬤跟外婆帶大的,大約到八歲。小時候也沒得到特別的注意~)
一個沙砬裡面真的存在一個世界。
今天我整合的人生觀裡面,有一個原則:[以後我不會預設目標,只看當下以及過程會導致什麼結果。還有,我不比較。]
這是我把焦點專注在當下的人格共識,加上防止罪惡感延伸的去除以外物證明自我的人格投票。
我真的反省過,我設定目標並未使我學會包容與了解他人,那麼我就從過程中開始這麼做,別再想會
到達什麼地方,卻去看,現在做的事情會使自己跟別人到達什麼地方?
這是理解真正的現實,看見真正的現實的方法。也使我真正的清楚去看見自己。
對於這個世界,我不再有那麼陌生與隔閡的感覺,我的人格們仍然依舊不斷的整合著。
我需要她們去競爭最後出現一個王來統治我自己。在我沒有管好自己以前,有任何的夢想都不會實現,我只能去鍛鍊我的人格為我所用。
我發現在我心中有兩個面向,是彼此牴觸,也許這是我始終停滯的真正原因。
一個我非常實際,一個我又非常感性。。。是怎麼搞在一起的我還搞不清?
但我已經開始可以專注在自己身上,獨自面對自己的目標,感覺到力量而非惆悵的寂寞。
力仁的陪伴讓我感到不再寂寞了,讓我開始把心力專注在自己身上。
但總而言之,愛情對我而言是一種很不實際的東西。也許因為我的理性跟感性都被我培育的相當發達,所以各走各路沒有找到交集,是出於我對自己的過程不夠理解。
回到同樣的道理,我不再用目標去看待自己,而是專注在自己目前經歷的過程究竟是什麼?會往哪裡去?然後去投入。我感覺這比較人性化與自由,比較不像是目標的奴隸。
因為如此,我內心的聲音將會更加清晰。
我想,人生需要有足夠的勇敢與努力,去[盲目]的行動。
這盲目反而會是睿智的,因為他已然不再用小智小慧去活在一個他預設的未來裡。他的容器反而網住更多人生必要的過程與元素去使他變得謙遜與明智。
我想,人會因為當真正的自己,而走上對的道路。現實之於我,逐漸的越來越清晰,越清楚自己想要什麼,不要什麼,該訂下什麼規則,以及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規則出現?和這個規則在社會化後的意義與收穫。
我覺得沒有一件事情,比你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在現實當中產生真正的收益是什麼,還來得更重要。
夢是沒什麼意義的,我覺得做到才有意義。同時這也是非常大的歷練與辛苦的道路。
所以方法非常重要。
我很感謝力仁讓我學會很多生活的方法。
尤其我有所領悟的是,不該再跟道不同不相為謀的人當朋友。所謂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只是空談,我覺得。
目標不同,好的關係就只是表面。要來那麼多表面的東西要做什麼?貌合神離罷了。
冠穎曾經告訴過我一句話,他說:[適應社會是奴隸的思想。]讓我很震驚。
力仁也有同樣的想法。
他門兩個算是近年影響我的人,並且他們都能[找出方法]去克服問題,成為社會上的贏家。
而且,他們的人緣很好。(同性異性緣都是。)
另外,你看所有能登上舞台成為佼佼者的,絕對不可能是"適應社會"的思想的人,他一定是具有創意的回應難題。
所以我很深刻的體會到,挫折不是來自你堅持了錯誤的事情。挫折是來自你不夠堅持你要的,而且你沒有學會去掌握到那個對的方法。
我要開始讓自己去掌握到。不知道那會是一條什麼路?
因為我知道自己很特別。這完全沒有任何模式可以給我先當參考奠個底阿。。。
朝往未知的邁進。
我真佩服力仁能跟我這樣走下去。我是有感應才敢這麼做,他是為了什麼而變得勇敢呢?
恩!這真是個好題目~
人是為了什麼會變得勇敢,敢向未知航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