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我看到一篇文章,寫得很好~
http://tw.myblog.yahoo.com/jcjc-gogo/article?mid=19496&prev=19499&next=19489&l=f&fid=54
原文網址~
知 不 知 , 上 ; 不 知 知 , 病
夫 唯 病 病 , 是 以 不 病
聖 人 不 病 , 以 其 病 病 , 是 以 不 病
略意:
能體會大道之難知,這是上焉者
對大道無所體會而又強以為知,這是病痛
唯有對這樣之病痛有所對治,這樣才能免於病痛
聖人之所以不患此病痛,就是因為他能對治這病痛,因而能不患此病痛
讀後:
對於自己所知的要知清楚,對於所不知的則常存敬意!
事物之總體本源是難以了知的,但卻可以以生命相遇!
去除心知執著,讓自家生命回到本源,好自生長!
識得病痛,當可免得病痛,這是認不是的工夫!
我忽然領略,很多的憤怒與痛苦,是來自於自己的無知。來自於:[你以為你知道悲劇發生的原因,以及你不屑、不認同這樣的原因。]
但我忽然間想,會不會,還有你不知道的部分?
否則,事情不會一直僵在那裡!
我認為,一個真正有所知與悟道的人,他會明白應該如何處理各種問題。因為他能把來龍去脈跟原因看得很清楚,接受並理解。
理解之後,他能找到自己的安身立命之處。他會看懂所有的野蠻、醜惡與珍貴、善良的運作與演進,然後明白應該如何重新組織這一切。
然後,今天我明白了,為什麼才能與智慧往往並不是穩固局勢與建設的武器,因為那無法樹立出:[文化優勢。]個人的優勢與境界,是只有自己才能去到的地方,會淪落為工具。
工具的層次,不論多精美與優雅,她依舊是個工具,無法創造、共鳴與帶領。
當工具變成了文化,就像是強迫每個人需要具有同樣的理解力與才能、行動。這不能用來組織團體與激勵人心。這是一條禁忌之路。
直到一個人能夠明辨遊戲規則,並組織一切的時候,才能有所突破。否則一切的力氣與願望都是浪費,因為他不具有足夠的知識明辨對象、情境與演進。
我得把我的敏感與難過用對地方,理解別人的優缺點。
我還不曉得怎麼形成交集,因為我沒有找到跟人相處之間對於自己很清楚的利益。而這份利益,是激發自己才能與潛力,激發生命與智慧最重要的關鍵!因為有利益,才有價值觀的建立,才能進一步變成你面對生活的態度與能耐。
我一直都不感到有所利益,但我會去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