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篇不錯的故事,但我認為這篇故事是杜撰的,不是真正的歷史。

但他探討了一個"存在之因果"的問題。



在一所著名高等學府的課堂上,教授向學生提出一道挑戰性的問題:「世上的萬事萬物都是由上帝創造的嗎?」一位學生勇敢地回答說:「是,都是祂創造的!」


教授又問:「上帝真的創造一切嗎?」


那位學生回答:「是的!教授,當然一切都是祂創造的。」


教授接著問:「如果上帝真的創造萬物,那麼邪惡也是上帝創造的。既然邪惡存在,根據外在行為反映一個人內心的原理,我們可以假定上帝是邪惡的。」


那位學生沉默不語,沒有回答教授這個假設性的陳述。那位教授非常自豪地向學生誇口說,他又再一次證明基督教的信仰只是個神話。


另一位學生舉手發言:「教授,我可以請教您一個問題嗎?」

「當然可以!」教授回答。

那位學生站起來說道:「教授,寒冷存在嗎?」

「這是什麼問題?它當然存在。難道你從不覺得冷嗎?」


其他學生紛紛竊笑那位年輕人的問題。

年輕人回答說:「教授,事實上寒冷並不存在。依據物理定律,我們之所以會感覺冷,是因為缺少熱能的緣故。每個人或物體對能量的獲得或傳送的情況,都可以測得出來,而熱能就是這個使人體或物體獲得或傳遞能量的東西。絕對零度(攝氏零下273度)時完全沒有熱能的存在。在這個溫度時,所有物體分子都呈現靜止狀態,不會發生任何反應。所以實際上寒冷並不存在,我們創造這個詞彙是為了描述沒有熱能的感覺。」


那位學生接著又問:「教授,黑暗存在嗎?」

教授回答說:「它當然存在!」

那位學生說:「您又錯了!教授,黑暗也不存在。黑暗其實是因為缺少光的緣故,我們可以研究光線,但無法研究黑暗。我們可以用牛頓的三稜鏡把白光分成許多顏色的光,並研究每種光的波長。不過我們卻無法測量黑暗,因為只要一道光線就可以劃破並照亮一個黑暗的世界,所以我們如何能知道一個空間有多黑暗?我們只能夠測量光的強度,不是嗎?黑暗是人類用來描述沒有光線存在時的一個詞彙。」


最後這位年輕人問教授:「教授,那邪惡存在嗎?」

這回教授的回答不太確定了,他說:「當然!就像我之前所說的,我們每天都會看到邪惡。每天都有人類以不人道的方式對待他人的例子。它存在於世界各地的許多罪行和暴力之中,這些不是邪惡是什麼!」


那位學生回答道:「邪惡並不存在,教授,至少可以說邪惡本身並不存在。會有邪惡只是因為心中沒有上帝,就像黑暗與寒冷一樣,邪惡是人類所創造的一個名詞,用來描述心中沒有上帝的情況。所以上帝並沒有創造邪惡,它是人類心中缺乏上帝之愛的結果,就好比寒冷源自於沒有熱能,黑暗源自於沒有光線。」

教授坐了下來並問道:「年輕人,你到底是誰?」


「教授,我的名字叫做艾爾伯特‧愛因斯坦。」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Xkw3RfftfA


拍攝成影片,值得一看!


 


但是,回歸到原來的疑問,這世界真的只是缺乏愛,而不充滿惡意嗎?自私剝削的源頭,是對自己的自愛不足?卻不是因為心懷惡意?


 


這個理論,要用什麼來論證?我覺得推到最後,會出現一個人性的認識與問題:[愛從哪裡來?]以及,[惡從哪裡來?]


 


最近,我跟力仁因為房東很不負責任的處理方式,將近有兩個月的時間了,我們的熱水器忽冷忽熱,洗澡很不很不方便。


 


力仁完全認為房東是惡意的!不負責任的!他用著復仇式的方式對付房東。(先說好,力仁使用惡的手段運用的恰到好處~讓房東對力仁的態度從不甩一直到會來查看跟了解。。。)


 


但我卻覺得。。。這房東並不是那麼得壞,他只是不擅長解決問題,希望把代價降到最低,跟人群保持距離。他是笨,並不是不想解決問題。


 


但力仁認為,他是在欺負人。


 


我不知道怎麼說這種感覺。。。我所認為的:人的委曲、憤怒跟對抗,都來自於防衛。這觀念究竟是不是人性的最根本?如果,能夠把防衛拿走,建立信任,是否就能把資源爭奪的貪婪擺平?


 


貪婪又從哪裡出現?人所追求的慾望早已遠遠超越他一個人所能使用的分量,卻依然為了優越感不斷索取。


 


也許現在的我,所感覺到的,並不是人類的邪惡,而是缺乏智慧與愛,無明的那一面居多。


我體驗到的是憐憫。唉。。。


 


但我也相信,當一個人已然決定要為了某樣目標不擇手段時,他將會為了自身利益與力量的壯大,成為真正的邪惡!因為他已然拒絕了智慧、愛與公道,並願意去造成許多的殺戮、強權與不人道!漠視其他人的痛苦。


 


那深深的悖逆是無可救藥的開始。


我相信有真正的邪惡。。。但我在面對邪惡的魔鬼時,我卻不願意變得無法去愛。我希望自己是深具智慧與力量的天使,使惡魔的羽翼跟傷害無法加諸在我的身上。甚至還能夠憑著智慧,使自己有權能使魔鬼折服。


 


然後力仁對我說:[我就說你是助人者,2。]


我心中一驚!天ㄚ!我真的不是七嗎!?


 


老實說,我不大想當二。力仁又答:[通常越排斥的就越是那個號碼的人格。]


 


http://tzemaggie.sinatown.com/main5.htm


這是九柱人格表,有興趣研究秋水的,可以查查看認為我像是哪一個?


但不管怎麼說,在力仁面前,我很排斥二。


我不是二~~~實際上我上過那堂課的時候,二的人版跟我的動機並不是很相似。


 


但仔細看來看去。。。我真的有二的特質。。。真是無言。


 


但一個觀念,要經過多少的驗證才能被確認他正確呢?


面對真正的邪惡,愛與寬恕的力量仍然有用嗎?


我覺得,這個答案,無法憑藉著人的行為與力量去做"完全"的驗證。


人也許只能在他的程度當中,去體驗到他的程度所能驗證到的東西。


 


也許我仍然覺得,真正的救贖仍然來自自己的內心,而不是他人能夠給予的。他人,只能夠幫助自己去發現與感動。但心願、動機與目標,仍然是自己做的抉擇。


 


我實在想知道,邪惡的人,他們所作的抉擇,究竟是出於什麼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meg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