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今天要聊的是一個大家都不陌生的主題——「對創傷的強迫性重複(The Compulsion to Repeat the Trauma)」。
什麼是「對創傷的強迫性重複」?
從當代精神病學開始形成的階段起,學者們就高度關注起了「過去創傷式的經歷」持續的對人們當下生活的影響。
法國著名心理學家皮埃爾·雅內提出,那些經歷了創傷的個體,仿佛人格發展在某一個時刻停了下來,而且不再能夠吸收新的元素以擴展自己的人格。有時你可能也感到過,身邊那些經歷過重大創傷的人(或許就是我們自己),似乎有一部分要比他們實際年齡「年輕」——一個「不長大」的部分。你會能夠從早已成年的他們身上,仍舊依稀看見那個有些扭曲的少男少女。那種很難用語言傳達的、會在不經意間流露的「年齡低於現實年齡」的感覺,和創傷造成的「成長阻滯」是有關的。
同時期,弗洛伊德也提出,如果沒有能夠整合/消化好創傷,那些被壓抑了下去的東西「註定」會變成「當下的經歷」被重複出來( 「repeat the repressed material as a contemporary experience in instead」 )。讓弗洛伊德最初注意到這一點的,是一個2歲孩子的遊戲。
他注意到,當孩子的媽媽走開的時候,孩子開始將自己最喜歡的玩具扔出嬰兒床,而當他發現沒有了玩具時,感到非常失落,又跌跌撞撞地要把玩具撿回來。但過了一段時間後,他又會將玩具扔出去,如此重複多次,仿佛這是一個好玩的遊戲。
看到這個情景後,弗洛伊德提出了問題:「遊戲是遵循『快樂原則』的,也就是說,遊戲的目的是獲得快樂。而孩子重複扔玩具,看起來和快樂原則是相悖的。那為什麼『扔玩具』明明讓孩子覺得不愉快,卻會讓孩子一再重複呢?」
弗洛伊德分析的結果認為,這是一種關於「掌控」的遊戲:因為沒有辦法掌控母親離開的行為,孩子便通過扔出玩具和拿回玩具的過程,來模仿母親離去和回來的過程。而玩具的這個過程是可以在孩子掌控之中的。孩子複製出一個包含「離去」的類似的場景,但在這個新的場景中,孩子得以掌控事態的發展,這就是這個遊戲不斷重複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