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心情就是很不好,沒有特別的外在事件。


基本上,力仁對待我的方式,已經是朝著我的理想去前進的^^


但是,我還是不快樂。


尤其今天,我非常意外的,好像恢復單身一樣,並不會像一個女朋友那樣,想去搭理他的事。他三重打掃房子,晚上去實驗室,我的心思都不在他身上。即使才剛剛一起吃過晚餐(漢堡王的大華堡辣味的!!),但他在我的感受中,似乎並不像是我男朋友。。。?


我覺得他像是依賴我,而不是"愛"我。


力仁聽了,像是偷偷一樣可愛的喘著氣,無辜的眼神望著我,並未回答。


 


但是,他摟著我的肩膀,說他喜歡這樣,會很開心;我仔細體會後,第一時間有點鈍,但後來我感受到的溫暖跟喜悅,就是戀愛的喜悅。他要我搭著他的肩,問我什麼感覺?搭了一會兒,慢慢的,從沒什麼感覺到我感到好像在騎馬(力仁肩寬厚實),然後,身體跟心情變得很興奮很快樂,有一種熱情很強烈的讓我覺得,太熱情了..還是讓讓~畢竟在大街上也不能做什麼。


 


就這樣,心情轉好幾轉,這中間的模式到底是什麼?


 


他正在忙論文的事,我寄了封跟議論文有關的撰寫方法給他,但我看見自己的口吻,那麼平淡、冷靜、理智,保持著禮貌。


我到底怎麼了?。。。我不是用我真正的心情面對他。


而我真正的心情,又是什麼?。。。


那份心情,一定跟我對人性的觀感有關。


 


我覺得,並不是我的某種需要沒有被滿足。而是,某個概念不夠清楚,與世界的連結是有問題的。


我想找到那個痛苦的源頭究竟是什麼。


 


在這之中,我有一個新的理解:[我是透過"表現好",來贏得被愛的。]但當我扮演著這樣的角色,我得到的只是被依賴。這常常是使我失落的。


當我看見我喜愛的人,別人的世界,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方式,追求的不是吸引我的人生價值。


我感到非常苦悶。不知道該把自己擺在什麼地方。


這,就是愛情嗎?


 


到底要怎麼真正的被愛與愛人?


真正的與他人產生好的連結?


通往一個更好的世界?


我怎麼去分享我的世界?這是未來我需要學會的。


 


在我幸福的時候,往往感受到失落,一定不是巧合。從之前在獲得的時候內心是腦傷欲裂,崩潰,到今天的惆悵低落,一定反應著某個我對人性的見解。


在心理學的技巧裡面,有一個東西是:[探問認知。]


人的內心世界是由符合他自己認識這個世界的"概念的起源"去運作的,所以,我要去找自己對人性的概念原點是什麼,建構出正確的認識。


 


 


邏輯力(書)-------------------------------------


"人類內在的每個概念都有原點,而這些原點都是獨立且實體存在的事物。"


"客觀事實--也就是獨立且實體存在心智之外的事物必須先存在,而後我們的內在才能孕育概念。"


"以下這個概念是錯誤的:[因為我們只能透過概念來了解世間的一切事物,所以我們充其量只能了解概念而非概念的所傳達的事物。概念只是獲得知識的工具,而不是獲得知識的目的。]"


 


"概念是客觀事物的主觀表現。"


"清晰的概念就是就是忠實呈現客觀事物的原貌;相反的,模糊的概念就是扭曲客觀事物的表現。只要我們隨時留意任何[概念與概念的對象]"的連結程度,就能確保概念的清晰度。


 


"我們越小心注意概念的起源時,我們的概念自然會越清晰,也就更能夠深入理解。重點是找出這些概念發源自客觀世界當中的哪一個部份。"


"如果我們不把概念視為客觀外在世界的產物,誤以為人類心智可以憑空製造概念,那我們就無法真正理解概念。"


 


"當我們越注重概念,卻徹底忽視外在客觀世界的起源時,這些概念便會受到影響而漸漸失去原貌。如此一來,原本主觀與客觀之間的正常連結就會承受極大的壓力,當壓力到達一定程度時,連結就會斷裂。那我們將會完全脫離了客觀世界。後果是我們再也無法看到客觀的世界,只看到自己主觀投射的世界;我們再也看不到實體的事物,只看到內在憑空想像出來的產物。"


 


"當我們說到[建立事實]時,並不是要求我們的內在建立新的概念。如同以上所述,我們內在的概念其實是主觀的事實,但在邏輯上我們需要建立的是客觀事實。"


"為了建立客觀的事實,我們必須超越主觀的印象,追尋概念在客觀世界的起源。"(重點是起源)


"以下這個事實是成立的:如果我們內在有一特定的概念,那麼外在世界也一定有相對應的實體事物。比如說,我內在有一個概念叫做"貓",外在世界也確實有這種實體動物。但我的內在也可以有另一種概念,稱之為"半人馬",但外在並沒有相對應的實體之物。原因是半人馬的概念是主觀事實,而這個事實僅僅是我內在的一個概念。"


 


"我們要怎麼解釋錯誤的(不清晰或不完整的)概念呢?一個概念有多麼不清晰或不完整,要看他和客觀世界中對應的事實的落差有多大。"


"沒有任何概念---不管聽起來多麼不可思議--能完全與客觀世界切割;但有些概念和客觀世界的關係疏遠到幾乎無法辨認。錯誤的概念也可能充滿意境,但跟客觀世界毫不相干,因為這種概念無法忠實呈現客觀世界中的事物,所呈現的僅僅止於當事人主觀的心態。"


 


------------------------------------------


 


這讓我思考到,我所有學習與認知到的人性,都是從書本及教育當中相信的人性;是透過別人的主觀心態去學習到的。


可是,他們說的性善、人性自利、性惡等,對應到的事實的起源,究竟是什麼呢?


我還沒有真正的深思過。


僅止於觀念,並非經過論證的理解。


 


這樣的模糊相信,是一種愚昧。我不要再過這種日子。


我要真正用我的了解去體會,外在的事物與原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meg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