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逃難的故事
很久以前,在以色列發生了以下一段故事:
某年某月某日政府在翻新穀倉的時候,發現牆角有一個老鼠洞。於是眾人用煙薰入其內,希望逼使裡面的老鼠出來。待了一會,只見老鼠一列二三四五六七的逃竄出來。
眾人正忖度大概已經走得清光,可以上前打掃之際,卻見有兩隻老鼠仍在洞口處推擠逼碰,然後再幾經辛苦,雙雙才出得了來。可是很奇怪,兩隻老鼠出了洞口以後,卻不立時逃走,而是在洞口附近團團轉的互相追趕,像是要咬對方的尾巴似的。
眾人都奇怪是什麼緣故,於是走上前去細看,這才發現一隻老鼠是瞎眼的,看不見東西的,而另一隻老鼠正設法使對方咬著自己的尾巴,然後帶領同伴一起逃走。
眾人見狀,都默然不語,各自陷進了沉思當中。吃飯的時候,眾人又圍著坐下,有人開始討論剛才的兩隻老鼠。
嚴肅的羅馬長官說:「我認為剛才的兩隻老鼠是君臣主僕的關係。」眾人思考一會後,都說:「原來如此。」於是羅馬官兵擺出一副高傲孤芳的模樣。
聰明的以色列人說:「我認為剛才的兩隻老鼠是夫婦的關系。」眾人又思考了一會,覺得不錯,連聲稱是。於是以色列人變成了一副飄飄然得意的嘴臉。
強調孝義的中國人說:「我認為剛才的兩隻老鼠是母子的關係。」眾人又思考了一會,更覺合理,又連聲稱讚。於是中國人的臉上立時堆滿了專業的謙虛。
呆頭呆腦的撒瑪利亞人,卻蹲在地上雙手托著下巴,呆呆的望著眾人,問道:「為什麼兩隻老鼠一定要有什麼關係呢?」空氣在剎那之間靜止凝固了。眾人呆呆的望著這個呆呆的撒瑪利亞人,不發一語。
卻見先前說話的羅馬官長、以色列人和中國人都臉有慚色地低下頭不敢作聲。
愛,原來不是建基於利益、情義和血緣的關係上,沒有「任何關係」也能成為愛的穩固基礎。
******************************
有一個律法師起來試探耶穌,說:夫子!我該作甚麼才可以承受永生?
耶穌對他說:律法上寫的是甚麼?你念的是怎樣呢?
他回答說:「你要盡心、盡性、盡力、盡意愛主─你的神;又要愛鄰舍如同自己。」
耶穌說:「你回答的是;你這樣行,就必得永生。」
那人要顯明自己有理,就對耶穌說:誰是我的鄰舍呢?
耶穌回答說:有一個人從耶路撒冷下耶利哥去,落在強盜手中。他們剝去他的衣裳,把他打個半死,就丟下他走了。
偶然有一個祭司從這條路下來,看見他就從那邊過去了。
又有一個利未人來到這地方,看見他,也照樣從那邊過去了。
惟有一個撒瑪利亞人行路來到那裡,看見他就動了慈心,
上前用油和酒倒在他的傷處,包裹好了,扶他騎上自己的牲口,帶到店裡去照應他。
第二天拿出二錢銀子來,交給店主,說:你且照應他;此外所費用的,我回來必還你。
你想,這三個人那一個是落在強盜手中的鄰舍呢?
他說:是憐憫他的。耶穌說:你去照樣行罷。
(聖經 路加福音 10:25-37 )
來源:網路文章
【閱讀主編】
國外的好撒馬利亞人法,就是從這節聖經經文來的
(Good Samaritan law)在美國和加拿大,是給傷者、病人的自願救助者免除責任的法律,目的在於使人做好事時沒有後顧之憂,不用擔心因過失造成傷亡而遭到追究,從而鼓勵旁觀者對傷、病人士施以幫助。
在其他國家和地區(例如義大利、日本、法國、西班牙,以及加拿大的魁北克),好撒馬利亞人法要求公民有義務幫助遭遇困難的人(如聯絡有關部門),除非這樣做會傷害到自身。德國有法例規定「無視提供協助的責任」是違法的,在必要情況下,公民有義務提供急救,如果善意救助造成損害,則提供救助者可以免責。
愛 是不需要交換條件的
就如主編每天的分享,都是出於將好資訊分享給每一位讀友一樣
您的點擊分享,也是給朋友最大的禮物與祝福
讓我們一起學習
**---------------*-*-*--*---****----**--**--
這篇文章的末後,想加註一點H給我的貼心小提醒.
他說,法律是用來規範與預防的同時,需要注意到有其他意圖之人,鑽這條法律的漏洞,使這個法律原本的出發點是善意,卻因為取巧而縱容了與保障了當初想要避免的意外狀況.
我覺得他幫助我轉移我的目光,從一條律法的信念注意到,其他人所看見的現實是什麼!
像是,因為無視提供協助是違法的,是不是會助長非專業救助的歪風?
或有人藉此詐欺,佔人便宜等等?
像是女孩子昏倒可能有變態想吃他豆腐,可是這條法律卻保障了加害者,所以他可以趁機佔女生便宜,但是又說他是在救人等.(如人工呼吸等)
他說,法律要去推想到極端的狀況,你才有可能在設立一個規則的時候,思延周密.
我覺得這是很值得學習的.
這讓我跳脫出來.
總之,他是個很會教導的老師就對了~!
- Nov 07 Wed 2012 16:53
老鼠的逃難,愛&律法的辨析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