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太乙精華宗旨』的由來與內容


德文譯者 韋爾黑爾穆


 


原文網址:http://www.chain-zan.org/dantao5/02.htm(上)


原文網址:http://www.chain-zan.org/dantao6/03.html(下)


 


純為分享與收藏,如有侵權,將立即刪除。


 


 


本書是由中國秘密宗教團團體傳下來的,最初是口口相傳,後來書寫成文。到清乾隆年間 (十八世紀)才刊印成書。這是從古代傳下來的一種修行方法。人們經歷世道坎坷,滄桑變化,感到人生痛苦,於是想脫離這種苦海,得到超脫,才進行修道。
   


 


在修瞑目靜坐法的同時,也有修瑜珈的。這些修行者,與歐洲人完全不同。歐洲人修行瑜珈,只不過當作一種體育活動,東洋人不是這樣。中國各種宗教都有它追求的目標,其最高目標,佛教是 「涅槃」。本書所講的是追求人的精神原理,煉「金丹」,修「元神」,返回無極。這種精神原理,是準備死後的生。作為精神,是自覺地傳授這種「死後的生」。因為受這種精神的影響,所以強化生命過程,返老還童。甚至認為把生命過程調和好,連死也能克服。這個世上的肉身,根據精神(靈的)原理是要被拋棄的〔精神原理,由於自身的修練,練出靈的身體(元神),是有能力繼續死後之生的〕。而且被拋棄的肉身,好像蟬脫殼,乾巴巴地殘留著。


 


與上述宗派相比,低層次的修行者,是以念咒文和畫護符為主,練得神通廣大,專司袪除病魔,降伏邪靈作為目的的。但往往把精神引至異常狀態。近世,在道教中出現各種宗教混雜的局面,所說的混雜,就是信奉儒教、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的信徒們,他們在不脫離原宗教組織,接受道教的功法。


 


練金丹只修練精氣神


 


『太乙金華宗旨』的木版本,可以上溯到十七世紀。它的編者是慧真子道士,據他說:他在北京琉璃廠古書店發現一本不完全的手抄本,後來又依友人所藏的書籍中加以補充,編著成書。若講到口傳的繼承那就很古老,可以上溯到唐代(八世紀)金丹教。創立者,就是道教的祖師呂喦(呂洞賓)。後代民間傳說,他是長生不老的祖師,是「八仙」之一。圍繞著他的神話故事,隨著時代的變遷,是豐盛多彩的,數不勝數。


 


這個宗派,在唐代,同固有宗教及外來宗教一樣,受到寬容和保護,因此逐漸發展擴大了。隨著時代的變化也曾受到迫害。因為開始它們是秘密傳授的宗教團體,政府懷疑它們有政治陰謀,以致常常遭到迫害。 到清朝政府,在清王朝崩崩潰前,曾受過殘酷地殺害,以致很多信道者轉信基督教。實際上沒有加
入教會,只是對基督教抱有好感罷了。


 



本書對金丹教的教義有很好地說明,它的開創祖師就是呂洞賓,所以稱為 「呂祖師」。他生於公元七五五年, 他的生命歷程是從八世紀末到九世紀初。對他的教導,後人有種種注釋,但都是基於同樣的傳授。


 



呂祖,他的秘密教義是由心得來的呢?他自己說歸於關尹子(函谷關的尹喜)。據傳說,老子過函谷關時,為尹喜而編著的『道德經』。其實在 『太乙金華宗旨』 中,發現很多的想法與 『道德經』 默契,隱藏著 『道德經』 中的秘密,這就是神秘教義的由來。譬如本書第六章所說:「神入谷中,聞人說話」,恰與老子所說的「谷神不死」是同一意義。而道教至漢代(前三世紀一一後三世紀)逐漸墮落為庸俗的魔術。方士們在宮廷中傳煉金丹之術,烹鉛煉汞,人吞之可以長生不死。有的人被愚弄了。呂祖的傳道與此截然相反,他所傳授的功法,煉金丹的用語,完全是修練精氣神,使「元神」復歸正位,這一點,是與老子原來的想法是一致的。但老子是自由的思想家,他的繼承者莊子,經常瞑目靜坐,修道家功,而嘲笑煉丹術士,因此他進一步發展了道家的理論體系。


 



溶合道、佛、易經


 


呂祖的信仰有宗教的傾向,這是受佛教的影響,但他的想法又與佛教有區別。他所有的努力,是在紛繁的事物中追求極端「靜」,他相信這會給達人以永遠生命的。這種想法,與佛教否定自找的想法是完全不同的。儘管如此,但大乘佛教對當時中國社會強有力地影響是不能估計過低的。在本言反覆地引用佛教經典,可見佛教對金丹教是有很大影響的。本書第三章後半部提出的「止觀法」,就是智顗高僧開創的天台宗修練佛教的「禪定功」。


 


因此,本書所教導的意義,就是要把道家功繼續傳下去,勿兮斷絕。一方面培養道家的「煉金丹」的坐功法;另一面,也強烈地表現出超世俗的接近佛家7竺槳的方法。    本書開頭部分是說光的運轉,產藥,結黍珠,修真悟性。但最終的目標,還是「安神祖竅,妄聚先天」,歸根復命,返本還原。前後是一致的。據我推測:這部著作的後部分可能遺失了,所以九章以後沒有譯,後部分可能是由別人補充的(本書共十三章)德文譯者只譯至九章,日文譯者認為後半部也有參考價值,所以全譯了。本書是按照日
文譯的,因此把全書十三章也全譯了。


 



對本書如果不抱有偏見的讀者,僅認為本書是來源於道教和佛教,是不能說明其思想內容的。作為儒教思想基礎的 『易經』,在本書內也被引用了。易經八卦的符號,曾在各個章節被引用。這種象徵的用法有很大影響,除 『易經』 被引用外,儒教其它方面和道教也有廣泛地共同基礎,即使把這兩種思想源流統一起來,在理論體系上也是沒有什麼不合適的。


 



和基督教及拜火教的關係


 


 歐洲很多的讀者,恐怕對以幾點引起極大的關注:「光就是人的生命」;「兩眼是身體之光」;「人的元神再生,是依靠水與火」。上述的說法,與基督教約翰(給耶穌洗禮者) 的說法是相同的。約翰說:「我用水給你們洗禮,在我以後來的 『耶穌』,要用聖靈和火給你們洗禮」。 『馬太福音』還說:「無論誰,不從水和聖靈中生出,就不能進人天國。」道教說的水與火,與基督教說的水與火,是多麼契合! 還有「沐浴」的觀念,基督教約翰在給教徒洗信的時候常說,要使靈魂再生需要完成一個重要任務一一沐浴 (放神光)。不僅如此,基督教常常出現神秘的比喻:在我們身內應生出「靈魂的新郎」一小基督。這種觀念,與道教的「返老還童」,「嬰兒奼女配陰陽」也是一致的。


 



本書還有一個值得注意之點,就是說 「煉金丹」,是用黃金之花(金華)來表現,包含放「光」的涵意,這個字形的寫法,上是「上」,下是「%」,上下相合便是「光」字,也全有秘密「央」之意。這在受迫害的時代,是秘密傳教,是躲避危險設想出來的,意在煉金身放金身,興旺發達。


 



如果問這個光的宗教是從那那裡的?首先要考慮的回答:就是從波斯(伊朗)來的。在唐朝的時代,中國很多地方有波斯的拜火教的寺院。本書的傳授,很多點與宙羅阿斯達教 Z-Orastriarism(起源於紀元前六○○年,也叫拜火教)相似。根據拜火教的教義,相傳人世上有兩種神,一是善神(光神)一是惡神,人戰勝了惡神,人的活著是為善神而活著。本書講光的運轉,與波斯的神秘主義有相似點,但也有很多不同之處。


 



第二個要考慮的,有的認為是受基督教直接的影響。在唐代,唐朝的皇帝與維吾爾族的宗教內斯圖力烏斯派(NCS-torizs)結成同盟,該派是基督教的一個派別。在唐德宗建中二年(七八一年)於西安建立了「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 (內斯圖力烏斯派,在中國叫景教,以下簡稱景教。),用中國文字和敘利亞文字刻的碑文。這個紀念碑一六二五年在陝西省西安發現了,可資證明。因此,金丹教與景教派之間是有很大關係的。在金丹教的傳統上以及信徒舉行的儀式上,也發現有一致的地方。但作為論證必須完全確切,不能牽強附會。總之,在金丹教中,有關景教派的想法是很濃厚的。在此,我們不能不想起過去反覆強調的一個論點:


 



    東洋和西洋,
    已經是不能分開了。


 


二、淺析本書的宇宙觀


就世界觀來說,所有中國哲學的各種傾向都有其共同點——「天人合一」,就是宇宙和人根本遵守共同的規律。人是一小宇宙,和宇宙沒有隔著堅固的壁壘。這兩者受同一法則支配,從一方可到另一方,道路暢通無阻。所說的心(靈魂)和宇宙,內世界和外世界是相聯繫著的。因而人本來就是能參與宇宙事物的,不僅外面,而且內部的宇宙也交織在一起。


因而,「道」 在支配人的同時,也支配 天地。 「道」字的本來字形,是「首」字, 應解釋為「開始」,現出「走」的字形,是 由「之」字組成。兩字合在一起,是「車轍」的意思。從開始一直到最終目標都要通過 車轍,就是說,道的本身是不能運動的,可是所有的運動都是實行的手段,給予運動規 律的想法是作為基礎的。天體的軌道,是星 座在其上活動的軌道。人的前進軌道,是地在其上行走的軌道。老子對這些話是運用的 形而上學。這是最終的世界原理,所有現象先顯現出來,還未分兩級對立的關係,一切現實化的過程皆依存放此。像這樣的語言,成為本書的前提。


 


 


儒教方面,與道教在語言用法上有所不同。儒教把道看作不是超越的,而是具有世界內的意思,它是正道,一方面是天道, 另一面是人道的意思。儒教對道的運用上,不叫道,而叫太極。本書有時使用「太極」一詞,這樣的運用,是與「道」意相同。


 


 


陰陽同源,天地合一


 


 


以「道」、 「太極」產生現實性的原理。其一面之極是光(陽), 另一面之極是暗(陰)。在歐洲研究者之間,陽和陰,首先要考慮的是與性的區別有關係。然而在東洋,原來是與自然現象有關係。這樣的「光」與「暗」從原始就有。從那時起,這個原理適用於兩極的對立物,也適用於性的區別。可是,陰陽兩者只能在現象領域內部進行活動,它們的共同源泉是「一」,不能分為兩個的。陽是其能動的原理,是作為條件出現的,陰是被動的原理,在派生的同時也是作為條件出現的。因而,像這樣的想法並沒有基於形而上學的二元論。陰與陽作為概念不是抽象的,是對比概念,就是創造萬物的是「乾」,容納萬物的是「坤」。這就是『易經』的由來,象徵著天地。由於天地的結合,還有內部兩個根本力量的活動,遵從「道」的唯一根本法則,才能創造「萬事萬物」。


 


 


人身是一小天地。就人的性質講,儒家說是「天」的由來,道家說是「道」的現象形態。 人的現象形態多種多樣,但其各個內部成為中心之「一」,就是生命原理。在誕生之前,受胎的一瞬間,性與命就分為兩極現象。就「性」的文字來看,是由 「心」和「生」合成的。 「心」是心臟,依據中國的講法是情慾沖動的意識,就是說,通過五官接受外界事物,引起感情的反應。 「性」與此相反,它是超越意識的,不為感情所動,處於靜止的狀熊中。對「性」的概念如給予更嚴密的定義,從永遠的理性觀點來看,它本來是善的(孟子性善說)。如以歷史的發展觀點來看、性本來是惡的,但經長時間的禮儀薰陶變為善了(荀子性惡說)。 


 


 


性命循道,魂魄相應


 


 


性,很明顯是接近理性的概念,性進入現象的世界時,就與生命密切地結合在一起了。 「命」,原是天命、宿命、決定人的命運, 人的壽命等等之意。因而「命」與身體結合在一起,是近似愛的概念。這兩個原理,是超越個人的。「性」,每個人都有 「性」,然而它的本身是超越個人的。 「命」,人對於宿命只有忍耐沒有別的,在這個意義上,仍然是超越個人的。儒家認為 「命」是天決定的,人不能違。道家認為「命」,是看自然界豐富多采的遊戲。它是不能逃脫「道」的法則的,可是像這樣的「遊戲」,完全是偶然的。佛教認為「命」,是在迷妄的世界,看「輪迴不已」的活動。


 


 


其次再說「魂」 與 「魄」, 「魂」 屬陽性, 「魄」 屬陰性。這兩者原來是觀察死人表現出來的現象。就兩個字的構造來說,無論哪一個都有「鬼」字,這就包含死者是鬼,才形成如此的字形。「魄」,在與肉體相結合的過程中,人死了,它也同時沈埋大地而腐朽了。 「魂」與 「魄」 相比,是更高層次的物, 人死後,它上升,升到大氣之中。因此,魂經過一時期的活動,是在天界雲消霧散呢?還是回到生命的源泉呢?恐怕其結局是返本還原。人活在世上時,這兩者在某種程度上是相對應的。魂居住在兩眼之間,魄居住在腹部。魂在明亮處活動,魄在陰暗處活動。因此,「魂」 是光明的陽紳,「魄」是屬於陰暗的。


 


 


迴光運轉,還虛合道


 


 


魂是靜止的,魄好像情慾沖動,因為好沖動受情慾的驅使,強制魂也跟從它,於是能量漏泄,這就是「順生人」。但其結局,精力消耗盡,生命隨之沈淪。


 


 


如果人能迴光運轉兩眼間,換言之,就是魄能受魂的支配,不迷妄塵世,不迷戀外界事物,割斷塵勞與煩惱,專心致志迴光運轉,收聽內視,這就是防止漏泄「逆成仙」的方法。因為光的迴轉(法輪常轉),就是練精化气,練气化神,練神返虛,元神歸位,便能返虛合道。像這樣的迴光運轉,雖外觀看不見,但他的偉大思想,崇高的行為是人進步的力量。九千年古聖先賢的楷模,真人魏伯陽、呂洞賓的修真養性是鼓舞人心的力量。 


 


 


據道家講,天地不會永遠常在,但煉成的金丹可永久長存。達到這樣地步的人,是突破了兩極的二重性,已還虛合道, 又復歸無極了。佛教與道教不同。佛教的復歸「涅槃」,是完全消滅迷妄世界的自我,不能把「涅擊」解釋為死和生的停止。在這個意義上講,也是超越一切的力量。


 


 


上述就是本書對宇宙的看法。


 


 


三、簡述本書的『易經』


 


 


 「八卦符號」


 


 


   1) 「震」卦的符號——  ,象徵雷,震動。這是從大地深處出現的生命,是所有運動的開始。


 


 


   2) 「巽」卦的符號——  ,象徵風、木,穩掙溫和。是表示現實力量注入理性形態中的過程。風無處不入,吹遍各個角落,


這就是創造「現實化」。


 


 


   3)「離」卦的符號——   ,象徵太陽、火、光明的東西。這個光在宗教中扮演重要角色。它居在兩眼之間,狀如圓環,帶來


再生。


 


   4) 「坤」 卦的符號——   。是地,容納萬物。是兩個根本原理之一,即「陰」的原理,在大地力量之中被具體化了。大地是


作為耕地,把天上的種子接受在自己本身中,遂形成了萬物。


 


 


   5) 「兌」卦的符號——  。是湖澤,清朗。這是陰的側面終了的狀態,因而作為季節屬於秋季。


 


 


   6) 「乾」 卦的符號——  。象徵天,創造萬物。這遣是把「陽」 的原理具體化了。坤是容納萬物,受胎。


 


   7) 「坎」卦的符號——  。象徵水、雨。從這個卦的外形看,和先提出的「離」卦,持相反的形狀。 「離」表示理性(Logos


, 「坎:表示性愛(Eros)。 「離」 是太陽, 「坎」 是月亮。 「坎」 與 「離」相交,即能結道胎,產生新人。


 


    8) 「艮」卦的符號——  。象徵山、靜止。這是瞑目靜坐的姿態。外面好似靜止, 內裡卻給予生氣。因而「艮」是接觸死與生,是成為「死而後生」的場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meg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