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上周看電視,聽說台灣某處有一個工作博覽會傳出兩位應徵者相互毆打、雙雙送醫事件,記者將這件事詮釋成「失業悲劇」、「雪上加霜」,他們認為這兩個 人一定是因為失業、心情不好,容易幹架;上周,我在某購物商場也看到有人對服務員大聲爭取,最後大罵服務員,另一位知名藝人剛好也在現場路過看到,大家都 瞪著這位仁兄,心裡猜:「這個人大概是失業了?」


 


失業是暫時的,生命是長期的。大家儘管知道這段期間只是短暫的調整,調整過後,每個人回到正常的生活,只是那「正常的生活」一定是「地震過後的新版 圖」,有些產業會不見,有些產業會瘦身,大家因為看不到,所以害怕!在等待地震結束、回復到「正常的生活」之前,我們還可以先做什麼事,來調整、因應這 場,還在晃動中的地震?


 


這周在《洛杉磯時報》看到一則有趣的新聞在談「離職信」。所謂離職信,就是當員工拿到象徵解雇的「粉紅單」(pink slips),明天就得打包走人,今天就先發一封email給全體同事,認識或不認識的,熟或不熟的……告訴他們,這段時間和你們工作還真愉快!我以後的 信箱如下!要找我可以打電話………。


 


這則新聞,提到有一個比較誇張的「離職信」案例,有一位在國際律師事務所Paul Hastings工作的華裔女律師「Shinyung Oh」,原本懷孕,一邊工作,不幸流產。流產六天後,公司什麼時間不選,竟然在這個時候給她「雪上加霜」送了一封解雇的信函!她在這間公司已經待了七年, 表現良好,但她卻被通知說,這些表現都是「過度膨脹」(overinflated)的結果。


 


華裔女律師走出大門,嚥不下這口氣,於是就寫了一封信寄給1000位同事。她直接罵該公司的主管為「無情」,莫名其妙將所有所有沒做成的生意通通怪 在她的身上!她甚至提到,下次你們fire人也要考慮到這個人是否剛剛才流產?這件事就顯示出你們平常管理技巧與判斷是多麼的錯誤……。據說,在此信送到 員工信箱的短短一個小時內,這封email已經被PO在一個法律界常常讀的公開部落格上面,也很快的就被主流媒體知道,把這整件事給登了出來!


 


有趣的是,這位剛被解雇的華裔女律師,竟也決定不再加入法律事務所了。38歲的她居然決定轉行──她說,她很高興這次她勇於把她心裡的話講出來,現在她決定當部落客,並開始進修寫作課程,而且……也再次懷孕了!


 


這位華裔女律師對於「失業」這件事,有一句話說得很好:「這件事對我個人而言是一件好事,它讓我重新的評估我的生命!」


 


這就是重點,種種的不確定因素之後,我們看到的是生命。


 


這個女律師原本是穿著黑色套裝的職業人,性別其次,但後來的故事,包括她懷孕、流產、被解雇、寄信出來……現在把整個律師丟掉,全心在家帶小孩與寫作。這是生命。生命中,最大的震動就是在裂開的版圖上。


 


如果這是一場地震,那每個家庭都有一個裂開的版圖,這版圖就是「男」與「女」的平衡。


這,才是這一波失業潮所真正帶來的變化,也是我們現在就可以開始去思考、調適的。


 


先來看看數字--


 


早先已經先有一篇報導,據資料顯示,經濟風暴打中男性遠比女性還嚴重。看看2008年底之前的一年間,一共有274萬人被遣散,其中有高達五分之四 是男性!最主要原因是主要都中了製造業、運輸業等等,其中,當然像秘書、財務人員這些以女性為主的也很慘,但女性為主的職業如政府、醫療、教育等等反而還 多了53萬個工作,所以還好。


 


在美國,目前男性失業率是8%,女性則只有6.4%,這個失業率本身不是值得驚愕的,真正值得驚愕的是這個失業率的「男女差 距」竟然是自1983年以來最高的!而在美國,目前男性的在職人員已經減少了2.7%,而女性在職人員只減少了0.8%!


 


另一篇報導則分析了家庭功能可能帶來的改變。他們說,男性在工作的比率,目前竟然是二次大戰以來最低的,以這樣看來,去年美國女性佔了所有工作崗位的49%的,而男性佔了51%,


 


今年顯然這個比率會史上首次「倒過來」,變成女性佔的工作崗位比男性還多!


 


有趣的是,美國的「雙薪」家庭只有25%的老婆,賺錢賺得比老公還多,雖然這個數字較1987年的17%已有增長,但增長得不是很多。平均上來說, 女性提供了35%的全家收入,雖然比1970年的25%還高,但也不是增加得太高。這兩個數字告訴我們,我們一直以為兩性慢慢平權?不,男性一直都還是家 裡的主要收入來源,也因為這樣,這一波的打擊,會帶來比想像中更大的「地震」,而這地震主要是發生在「家裡」!


 


職場地震後,隨之而來的是「家庭地震」!失業的老公,加倍負擔的老婆……。在等待地震結束、回復到「正常的生活」之前,我們還可以先做什麼事,來調整、因應這場,還在晃動中的地震?


這篇的重點就是──從「家裡」開始因應。


 


從「家裡」開始改變。


從「家裡」開始重新學習!


 


這篇提到一點超棒。男性與女性在家中的「分工」的大地震,對男性與女性都帶來了極艱困的挑戰。這挑戰最困難處,並非「學習」新事,而是「放棄」原本自己所被給予的任務。


 


「放棄」就是,女性必須忍受從此不打掃家裡、衣服外送洗,卻去賺那些一直沒有興趣的錢?男性可以忍受開始帶小孩去補習班,跟著上鋼琴課,只能看家中存款一點一點減少。


 


報導只講到這邊,但我自己有些想法。我認為,放棄之後,緊接下來,就可以更「融合」。


 


報導提到幾個「男女分工地震」的案例,有的原本是老婆在家裡做freelancer,老公出去工作,現在反過來變成老公要照顧小孩,老婆繼續工作, 但老公也變成老婆的「助理」。有放棄,有適應,在這場地震之後,帶來的,可能是更融洽的家庭。從此老公和老婆不只是在周末一起帶小孩出去玩,在事業上也漸 成為一起合作的伙伴,什麼事都在一起做?


 


過了2009年,或許有些人會開始感謝它,因為它幫他們找回了家庭?


常想,如果家人是我們一生中最重要的人,我們花多少時間在他們身上?如果一天睡八小時、工作九小時,再扣掉刷牙洗臉騎車等公車的時間,大概只剩下五 小時,平時一~五只有20小時的家庭時間,而周末若再算進來頂多多了25小時左右,加起來依然只和工作時間45小時平等相當。聽說蔣友柏每天下午早早就下 班回家陪家人,就算已如蔣友柏做到這樣,工作也得佔掉我們最精華生命的至少三分之一時間以上!


 


這個失業潮,重點在可以和家人重新定義位置,透過一連串的「放棄」,讓大家的分工彼此更沒這麼清楚,甚至走往更「合作」的路線,也讓工作的時間慢慢的和家庭的時間有了更多的融合。


 


男女版圖更地震,從來都不是讓誰爭取到什麼權力,只是在消弭彼此的界限,也將上班、下班之間的界限弄得更糊。這一年的震盪期,以三十年來看,或許反而讓好多家庭,震出更幸福的版圖。(全文完)(本文作者為美國史丹佛電機、管理雙碩士。其部落格網址: http://mr6.cc/ )<本文反映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mega 的頭像
    Omega

    世界的變形與內聖外王

    Omeg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