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課程:
一、解決問題,人與人之間的基礎是甚麼?
我覺得,答案是[關心]。
1.關心,就是願意花時間、心思、精力投入這段關係,[了解他遇到的障礙是甚麼?]
2.關注的心情本身,使關懷者自己得到正向的回饋。(例:溫暖的感覺,對他人的了解變成一種知識等,被當作是對自己好的回報。)
3.有關心,才能營造出安全感與信任感。
所以想解決問題,要先有關心的態度。
學習了解,沒有成見。
二、甚麼是了解?
[要去覺察他訴說的內容下,隱而未說的訊息]:
a.他想建立甚麼關係?
b.他有甚麼期許?
*要注意,自己的舉動會被對方解讀的意義。
但當來談者有反覆不定的說詞時,那代表他還不夠了解他自己。
就可以針對他在乎的部分,去探討背後的想法或感受。
三、落入死胡同的圈圈可以使用的做法
[使用假設,帶他跳出舊有的思考模式]
a.如果有新的解釋,可能是甚麼?
b.如果現在問題是很好的狀況,除了你原本認為的原因,還有甚麼其他因素會幫上忙?
c.如果你真的可以回應他們,那你想回應什麼?
四、如何得知他現在的身心狀態?
a.他在他的努力下,有甚麼心情?
b.他的感受,是用甚麼速度跟語調傳達出來?
c.他的想法跟他的行為如果不一致,傳達出的意義為何?
d.他的感受反應出他期待與在乎的是什麼?
一、蒐集資料:
a.描述出自己看到對方的[處境、行為、情緒];經過同理後,回應成一個句子或是問句給他。
描述,例如:
1.他講話速度、語調的變化
2.他的情感跟訊息之間的起伏
3.他的想法跟觀點
4.落實到行動上面臨的衝突
5.為難之處
6.面對的處境與事件
b.不要問"為什麼他們會這樣?"的問題。
(正解:[他們這樣,你的看法是?])
當我們越過來談者,去探討來談者的背景資訊,如其他人的觀點或是反應的時候,對於來談者是一種[忽視]。
一定要回到當事人的觀點、立場,他的過去經驗他怎麼看。
身為諮商員,我們重視的是[這個人的主觀感受、立場與困擾]
*不要幫對方想辦法-----非同理。
*當我們對對方形成假設,彼此的關係會站在對立面,當事人被拉進一種需要以否認來澄清自己的態度。
二、回應來談者:如何用口語的反應貼近當事人?
a.你感受到當事人在甚麼處境?---回應給他。
1.重覆性的行為
2.協談中出現猶豫跟停頓的地方
3.在乎與情緒化的地方
經過同理後,描述反應以上三點,通常會使模糊的部份比較具體化
聚焦,並開啟主題,進而走入來談者的世界
從來談者的行為,情感反應,遭遇到的事件,可以概略的描述出,當事人面臨的處境。
三、你會想提醒自己,在協談過程裡朝什麼方向前進?
1.整理來談者的思緒
2.使來談者體會自己內心的感受
3.使來談者看見,自己的處境下,困難是什麼?(聚焦點)
4.他有什麼資源?
5.整理他對未來的期待
6.分辨自己的行為,可以對事情有什麼幫助?
7.他需要諮商員提供什麼樣的協助?
----------------------------------------------------------------------------------------
兩週的心得:(因為感冒,上周遲交@@..不好意思)
這兩週,在有關同理跟蒐集資料這兩關,我覺得自己進步很多^^
我同理加簡述語意,描述自己很多外在的行為跟情感
即使是很小的事情,通常沒有放注意力在上面的事情
像是玩小遊戲、發呆、或是看魚之類的
我就試著同理跟描述出來
漸漸的,我發現
看起來是沒有意義的事情,其實他對個人是有獨特的意義的,也是脈絡跟背景中的一部份
即使是這樣小小的舉動,去認真的看待自己做的小事情
都有一種被真的被了解的感覺,被自己接納的感受
這個過程,讓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被治癒的力量來自了解
了解這些意義背後的價值與涵義
這似乎整合了很多東西
我也發現,最偉大的力量就是自愛
我在溝通上的改變也很多
聆聽,聽完之後盡量用同理回應,核對聽到的訊息,再發問
發問的內容都回到對方的身上,而不是外在事件
這讓我跟身邊的人的溝通都更流暢也更融洽
我很欣慰
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
我男朋友似乎也開始模仿我這樣去作
同理跟描述,這也讓我比較專注有耐性去回應別人,知道怎麼跟別人在一起相處
也觀察到比較多的事
像是每個人溝通的模式上的差異,扮演的角色跟他心中的期望
以及總和出來的組織行為,或說是團體跟團體溝通的模式
這些課程,真的改變我的生命很大。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