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此,先為你介紹最重要的法則──「潛意識的世界是顛倒的。」
如果你故意「顛倒」「平常的自己=意識」的思考方式,你就會看到「另一個自己=潛意識」的思考方式。
那麼,「顛倒」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以下將以「內心支點」、「主客顛倒」、「時間流動」三個例子說明。

一、 「顛倒」法則之一「內心支點」

「平常的自己=意識」可能會想「來學英文當口譯員吧」。
「另一個自己=潛意識」的想法就會顛倒,「想當口譯員,所以要學英文」。
或許有人會認為「這不是一樣的嗎?」
兩者的差別在於把「學英文」跟「當口譯員」中的哪一個做為出發點,也就是把哪一個當作「前提」。

平常我們會想「把英文學好之後就可以當口譯員」。如果確實「學好英文」,「當口譯員」的未來目標就會實現。但是,這是「平常的自己=意識」的思考方式。

「另一個自己=潛意識」會先以「當口譯員」的未來現實為前提。「如果想當口譯員的話,從現在起就要用功學英文了。」方才提過潛意識以未來的現實為前提,其實是潛意識根本沒有未來或現在的分別

由於大部分的人只習慣「平常的自己=意識」的思考方式,所以會針對「能否持續學英文」等各種現實面進行評估。得到了應該做得到的結論之後,才決定要「當口譯員」。

然而,與「另一個自己=潛意識」好好相處的人在檢討這個目標是否適當之前,在某種意義上他們就已經在直覺上決定「當口譯員」了。總之,「請先決定某個目標或夢想是能夠實現的。」不用客氣。相信自己的目標或夢想無須得到別人的同意。

如果你不讓「內心的支點」固定下來的話,內心裡好不容易想開始努力的「另一個自己=潛意識」就沒辦法發揮力量。

二、 「顛倒」法則之二「主客顛倒」

關於潛意識的「顛倒」法則,以下再舉一個例子。

筆者以治療師、催眠治療者的身分與眾多個案的潛意識直接對話過,發現潛意識顛倒表現的情況確實經常發生。以下是一個個案的真實案例。當這個個案結束治療正準備回家時,不知為什麼身體突然僵硬而沒辦法起身。個案說:「我想說的都說了,但是我卻沒辦法從椅子上站起來!」

像這樣的情況也是潛意識「顛倒」的表現。

總之,不是「想說的都說了,但是卻站不起來」,而是相反的,「站不起來表示話還沒有完全說完!」這才是潛意識想表明的。

因此,我問個案:「你是不是還有什麼事沒說?是什麼事呢?」結果個案開始滔滔不絕地把原本想盡量隱瞞的事情全都告訴我了。接著我與個案約好,「下次的治療我們就針對這個問題詳細討論吧。」結果這次個案就能夠安心地從椅子上站起來了。
前面舉了把「我」轉變為「你」的「顛倒」法則的例子。如果你想運用這個潛意識法則的話,有一個很有趣的方法。
這話怎麼說呢?如果你瞭解「在潛意識的世界裡,主客是顛倒表現」,那麼,下面的作法就一點也不奇怪了。

「從潛意識的觀點來看的話,讚美別人就等於讚美自己。」總之,就是可以運用「自我暗示的技巧」。

請注意你自己對待他人的態度。因為你的態度所呈現的正是你「另一個自己」的樣貌。

「想得到他人認同之前,先認同他人。」

當然,對方聽到你的讚美一定會感到開心。其實,更重要的是讚美也可以療癒你自己本身的「另一個自己=潛意識」。因為這樣的行為可以給予潛意識「得到認同」的安全感。

三、 「顛倒」法則之三「時間流動」

最後再舉一個「顛倒」法則的例子。
「在潛意識的世界裡,時間是顛倒的。」
所以,可以說如果配合「另一個自己=潛意識」的時間模式思考,你就可以好好地與「另一個自己=潛意識」相處。
以顛倒的角度看待平常的思考方式與時間模式可以刺激潛意識。

舉一個具體實例吧。

假設你為了學習而閱讀一本書。如果想精通書中內容的話,不用說,不僅要瀏覽過這本書,還要讀上好幾遍才能夠熟透內容。不過,除了反覆閱讀之外,如果你知道潛意識法則的話,就可以在閱讀上花點巧思幫助自己。總之,「以平常的方法閱讀之後,接著倒過來從後面往前讀起。」我不是要你一字一句從下往上讀起。那樣的閱讀一點意義也沒有。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假設這本書有五章,開始幾次以一般的順序閱讀。某種程度掌握書中的內容之後,再從第五章開始讀起,接著是第四章、第三章……等,顛倒章節的順序閱讀,一直回到第一章為止。
就算不以章為單位,也可以試著以小標題、段落為單位顛倒閱讀。總之,某種程度來說就是以一部分一部分為閱讀單位,顛倒讀起。
這樣的閱讀方式與平常的理解方式不同,所以必須以相反的邏輯去理解書中內容。這樣一來,覺得麻煩的「平常的自己=意識」就會暫時自動退去。相對的,「另一個自己=潛意識」就會前進一步。因為對於潛意識而言,這個「與平常顛倒的邏輯程序」是適合潛意識的思考方式的。

就算是已經讀熟的書也是一樣。有時候可以試著以這種方式閱讀看看。不僅可以得到新的刺激,就算是自己覺得已經瞭解的部分也會滲透到潛意識裡。如果想要刺激創意能力的話,就必須離開「平常的自己=意識」的思考方式,活化「另一個自己=潛意識」。這時可以多多利用「顛倒時間順序的思考技巧」。

例如,我聽演講或參加會議時,在現場幾乎不做筆記。相對的,我會在個案結束諮詢回去後,一個人拿出筆記本,一邊以「顛倒的順序」回憶當天的治療過程,一邊記錄在筆記上。

我會從那次治療的最後部分開始往前回溯,回想個案所說的內容以及我自己察覺到的部分並且依序記錄下來。透過這樣的方式,我經常會發現剛剛不小心忽略了某段話的重要性,或是從新的角度想到其他更好的建議等等。
因為藉由「顛倒」的時間順序,「另一個自己=潛意識」會產生共鳴並且得到刺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meg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