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學習效率跟進食有很大關聯-我屬於"輕食型"。半飽狀態,使我精力充沛、專心一致。即使到了夜晚也很有精神,能早起。我吃飽完,幾乎都會想睡覺,精神鬆弛。因此,我不愛吃早餐。中午吃飯體力必然會下滑一些。
我學習模式的體力巔峰期,是在沒吃東西時,我習慣放鬆心情,聽音樂、上網看新聞、看些有趣的東西後,我的腦筋經過暖身,開始專心讀書的效果就能很久。讀書倦了,中間配合查閱網路資料,分開心,同時進行一些不同的事,靈感與思維會很俐落、生生不息。
我讀書時,喜歡一個人讀,有人在我會分心,想要聊天,關心一下對方。自己讀書的時候會自言自語...跟課本聊天~~(真是典型聽覺型呢~還會編劇唷。因為我讀的是諮商。)這種對談對我的學習,很重要,因為這會使我感到輕鬆。
輕鬆的感覺,對我的學習效果的動力來源;沉重時容易分心,抓到重點但反應不佳。(應用心理學很重反應..)
光線要亮而集中在書本、電腦螢幕上,我的身旁之外盡量是暗的。不然,還是會分心。如此,同時保有個人的存在感,與書本的美味,兩種氣息交錯迸發出的火花,使我學習時有如熱戀一般,孜孜不倦。在單一目標的多元資訊傳遞中,我的思考就越活躍。
一定得在有電腦的書桌上用功!還有,聽課比自己閱讀來得容易吸收。(當然,要講得好啦~)我在跟人際互動或說資訊交流的情況下,學習效果最持久與最專心。網路、廣播,能引起我的學習動機,閱讀略差(除非是特別有興趣的題目,禪、哲學之類的,但不外乎是跟偉大的心靈交流)。我學習的輔助動機是:交流;不能交流就提不起勁。
至於記憶嘛....嗯,聽過一遍,再看圖形。差不多就記住了~嗯,看樣子我讀書真的得朗誦,不能太安靜。那個學習模式的書簡直太準了!!~~~(但我周圍的環境,則必須非常安靜才行。連輔仁在我旁邊摸他自己的頭髮的聲音,都會吵到我...如果我要專心學習,任何傳遞負面交流訊息的東西,也必須予以剷除!)
之前一陣子,則用筆記方式來增強記憶。我的記憶力跟專注力很有關連,我的體質容易昏沉、分心,需要有東西主動來刺激我,我才能有記憶的印象。否則,物我好像會連成一片,界限不明。我的主動性消失了;所以,我覺得那些讀哲學,然後對意識形態與人類主觀為陋習之人,感到很奇怪。人有可能不主觀嗎?人的性質原本就是主觀的!大腦的設計原本就是主觀而個人化的。攻擊自己自有永有的存在性質,不是虛妄嗎?講到最後,不論怎樣沒有對錯,最後還是認為有一條路會更好。一邊否認有真理,一邊認為那條路是真理,不藉由這條路,不能達到。這種矛盾我覺得很不削........幹嘛製造自己神經緊張與動亂呢?----我認為,人即使是主觀的,也依然能夠與真理同行。因為,真理能夠被認識,那就能被做到。只不過,不是透過言語、行為等,這些表面可見的東西就是了。所以,真理才會被稱之為"偉大的沉默"啊。
離題了。嗯,反正,我的自我狀態應該在某個地方,有出現..問題。但那問題到底是什麼呢?生理的還是心理的?麻煩,麻煩~~~討厭想睡覺的感覺!人家才睡醒4H而已耶!~~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