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http://www.wretch.cc/blog/qaws68/5110794


原文網址。


 


一、多使用流程、樹狀、表格作二次整理。
跟之前理由一樣,這是因為我們對系統化的東西比較容易吸收的緣故,由於
通常條列式的筆記較多,所以就不特別強調條列。這些技巧面對不同的問題很有
幫助:


1.條列,常是問選擇題,然後穿插一個假答案。或直接考簡答。
2.流程,常是問排序之類的問題。
3.樹狀,適合問申論題,若為選擇題,通常會故意「接錯枝」。
4.表格,可能直接填空,或是比較類型的問題。
關於比較,我們下面還會再說明。




二、發現與前面或經驗相似的地方,試著作比較。
通常這類東西都可以繪成表格,像是優缺點、目的、思路、結論等。一般來
說,教授們非常喜歡考這種問題,因為這種東西最能測試出一個學生到底懂不懂
,如果一知半解,這類題目包準會答的零零落落。為了避免考試時的混淆,平時
把觀念釐清相當重要。


 



三、不放過觸發的靈感。
即使這種靈感是跨科目的,甚至跟您所學的東西沒什麼相關也一樣。靈感,
稍縱即逝,而且您不知道哪天你可能會用到。很多東西雖然表面上看起來不同,
卻可能建構在相同的邏輯之上,把這些東西留給以後的自己,說不定將來就會發
現它們的關係,甚至因此成為您的論文。




四、大哉問提問法。
嘗試將自己當作老師,從筆記裡出幾題是可以分別貫通一區塊筆記的問題,
這種題目要夠大,差不多像目錄那樣,只包含著最少的提示,卻最多的答案,也
就是所謂的「大哉問」。這種問題可以訓練你貫徹了解每個理論、主張、系統的
脈絡與邏輯架構,並且記得要用自己的話去串聯它,不能像背法條那樣一字不漏
的背,能夠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的東西,才會真正成為您自己的東西。


 




五、反覆複習筆記。 (再運用上述技巧)
比方說,反覆提問自己,加強印象。反覆觀察是否有跟以前經驗相似的地方
,或是觸發了新的靈感。不斷的去深化它,讓它屬於長期記憶區,而不是考完就
忘記的暫存記憶區,「學到用時方恨少」,知道學過卻想不起來,比沒學過還讓
人感到懊惱。


 


---------------------------------------------------------------------------------------------------------------


聽課篇


 


一、聽出教授的語氣。
其實,在有意無意間,教授的語調或表達方式會告訴我們這段筆記的重要性
,這個時候,學會聽出「言外之意」對於考試拿分會有很大的幫助。比方說
,教授重複講過好幾次,教授突然放慢語調,通常不提問的教授突然提問,
教授說了幾個過去學生犯的錯誤等。通常代表這些東西教授很重視,所以要
好好記住,當然,是不是真的如此還得要依教授而定。
有些時候,教授講課的微妙表情,也可以作一個參考 (聽起來很心機) XD。




二、預設教授的分類。
多數教授在授課時,心中都已經譜好一個架構,上課只是照這個架構發揮而
已。有時候,可以從教授的開頭語分辨出來,比方說,
「有幾種可能的..」,表示可以用條列式敘述;
「這些間有些差異..」,表示可能會有優缺點比較;
「這彼此間有個脈絡..」,表示可能可以用流程圖等。
然而,這些判斷只能憑經驗,而且剛開始很容易失誤,真的預設不出來也不
必勉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meg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