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終於可以來講我的故事了。
我必須說,我是很忙碌的...

H一直煩我,但他是想跟我分享他找工作有更接近到自己的動機,[更多的金錢與拓展自己人生的地位],所以我為了支持他,耐著性子聽了。
成果不錯,他開始漸漸的有了不再反覆的[決心],讓自己在生活當中找到正向回饋的機制,逐漸不再被負向的情緒透支給擊敗。

我跟H說,[以後我一定要有自己的房間,一個人寫作,房間的門掛著請勿打擾,鎖門,等我想跟人聊天我才走出來。而且最好是在一個要找到我很不容易的閣樓上,要經過許多彎曲的房間跟走道,讓我很不容易被找到的那種~]

H沉默一下,說,[我可以幫你做一個棺材,把你放進去,門板釘上,你可以一直在裡面。還會倒土..]

哈哈哈哈!他的回答超可愛的~因為我一直想趕他出去吃飯,讓我安安靜靜的寫部落格..


在我的一生裡面,一直在尋找著自我。因為,我媽媽一直在艱苦的環境當中面對著衝突,想找回他的自我,她找不到。這問題本來就該擱著給她自己的;
但是在我的人生裡,大約14歲之後我遇見的狀況是,所有的機構(政府,教會,學校,職場,家庭)都逐漸的崩潰,無法發揮當初創立的宗旨與效能;
然後,我的男朋友也找不到他的自我,基本上,我所遇見的人裡面沒一個是有找到的..
這樣的幻滅與傾覆..帶給了我一生莫大的影響。

為什麼人類不能夠言行一致的去做到,他原本就能夠做到的事情呢?
這裡面有[問題],真正在運行的東西被遮掩在表面所謂正確的事態之中。
[解答]是什麼?
會如此的需要解答,是因為我的生命不斷的重複著這些悲劇。

我需要的,並不是只有我自己擁有了我的自我,我需要的是別人也能夠跟我一樣做到!
做到那些,原本我們自己就可以做到的事,[當自己]。
不是成為這個社會機制的犧牲者與奴隸,也不是追逐外在的名利富貴或成就,可能幾個世紀就會消失的東西。
這裡面,有著真理,有著神明。這才是最寶貴的東西。

但是我在這個願望的途中,對於人性真的太過於極度的失望跟絕望..為了逃避我心中極大的痛苦,我使用了抽離,於是,我也找不到我自己了...
我身上一切的才能跟理解力都還在,就像是一個美麗精緻的外殼,可是我內在的需求,已經被打壓到再也不敢以為能夠實現了..
我崩潰了,我的渴望..怎麼都找不回來..一直到我遇見[永恆的太陽]。

昨晚,我跟H有了一場非常激烈的爭吵,拿東西不小心丟到我,於是我的下巴左側輕微淤青,(但是我也有打他,在他手臂留下紅指痕,嘿嘿,我也不是好惹的。)(他極度的需要被關心,不可被忽略。)

他因為感到我的調皮是一種不在乎,質疑我怎麼可不去關心他的狀況?
基本上,他是個小題大作的人。
像是,他有潔癖,如果不照他的潔癖規則走,就是不在乎他的身體健康,不在乎他的健康,那還得了?想要害他生病!總之,就是這樣越演越烈。

他的問題就是出在他無法分辨結果的輕重,負面情緒會冒出來,於是都變成一切都該防範。別人沒跟著幫他一起防範,那就是要害他,害他的人就該給予懲罰!
但當然,籌碼是在我手上的。這樣過生活我知道是不行的。
我有些意外,我比我以為的還要更加的聰明與智慧。

一般人不敢質疑的時候,我做的豈只是質疑?根本是挑戰!!
因為真相是,挑戰會讓人清醒。

我告訴他,你不是真的害怕自己會生病,不然你不會做什麼什麼。(會更加生病的事)
這背後你有更高的期待,那個期待是你要別人主動關心你。
可問題是,你要求別人關心你的標準太高了,你生活的方法與方式,有部分我認為是不合理的。一般人不是用那種方式去得到關心,你的方法沒有用處,不但沒有用處反而會更讓人[不想愛你],使你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

到二月底前,我們來看看你這樣的期待,有沒有辦法用比較合理的方式呈現。我會慢慢帶著你去自我支持跟陪伴自己,反正我們一起想想療傷的方法。
總之,你的溝通方式,我會閃躲。

他很愛問我標準在哪裡?我告訴他,把傷療好才是重點,你只要知道你的時間寶貴就對了。

這些經驗,是在我的一生當中不斷的遭遇跟輪迴的事情。
但是當我去洗澡的時候,我明白了我為何會跟H相遇。
因為,我受到的折磨與歷練,已經逐漸的使我穿透表面的是非跟對錯,進入到了內在的真相與動機之中。(所以我從很多的傷口當中解脫了受苦的悲憤,長久以來在我身上的悲劇感逐漸的稀釋消退了。)

因為,我開始能夠分辨出[虛,實]這個東西。在一切激烈的情感碰撞跟理智價值的衝突當中,我開始看透了一切的脈絡運行的隱喻跟意義是什麼,也就是這個世界運行的層次。
讓我來說明一下吧。
[人類],是個什麼樣的東西。
順便也解釋一下我對待H跟對待龍貓是有不同的標準的,總是得交代清楚。

首先,所謂的虛實,我所指的是動機。
這裡來說個故事~

昨天,我去買水的時候,天氣很冷又下著毛毛雨。我拿著傘站在全聯看著一整排的水,吸引到我眼光的是一瓶25元容量2200ml的悅氏。這比我之前買的一瓶14元容量1000ml要划算。
這是我的動機,[物超所值],於是很自然的,我就根據著這樣的動機看到了一瓶43元容量5800ml整桶的桶裝水,買這個,無非是最便宜的了。
但是這時候,我的動機卻不再是物超所值了,我回到我自己的身上:[我,提得動嗎?]

人活在這個世上,什麼叫做當自己?當我們一直去滿足自己的生理需求與安全感的時候,那並不叫做當自己。我們只是在避開這個世界帶給我們的缺乏與危險,去因應跟解決。
就像是動物一樣,我們沒有自己的[自由意志去做選擇],我們只能無條件的去找尋適合我們的方式跟策略,去適應,去求存。

但是當那一刻,我開始想[我提的動嗎?我願意拿這麼重的水走路回家嗎?]的時候,我的內在動機變了,不再是為了避開物資缺乏而想要擁有物超所值的因應與解決,我開始擁有了我的[自由意志]。我不再在意物資的貧乏,而更認真的考慮跟在乎自己的方便,我的整個世界改變了,就從購物這麼微小的事情達成了真正由內而外的改變。

我在乎的[人(自我)],不是[危險]。
我覺得太重了,不想提。於是我買了那瓶25元2500ml的水,一路輕鬆的走回家。
這個過程當中,有著一個巨大的領悟。
那就是我找到了我年輕時代所不解的謎,為什麼那麼多人無法成為自己?
答案是,因為他們所選擇的動機,那驅動自己的動機,無法使他們成為他們自己的樣子,跟自己不一致,只是為了防衛。

我發明了一個辭,叫做[動機序亂。]來解釋這個現象。
我們身為一個人,在這個複雜的世界裡,不可能只有一個動機。我們往往是在多重的動機當中做出選擇來回應我們的人生的。而動機跟需求的不同,差別就在於動機是藉由微小的需求堆疊出來,最後形成了我們的人格結構,來保護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並創造自我。
注意,是行走在這個世界,也就是指我們的策略跟行為與價值判斷;並創造出自我指的是內在世界的動機。
這是非常不同與重要的話,因為一般的人並不懂什麼叫做內在的世界。

動機,就像是電池一樣,他是點燃情感這個引擎的打火石。
如果我們沒有動機的話,接下來要怎麼點燃情感這顆非常重要的引擎?是不可能的。這就是為什麼當一個人沒有行善的動機的時候,有人發生危難他也是不會去救他的。並且在情感上顯的無動於衷,冰冷無情。

一般的人會說這種人沒心沒肺,沒有良心。
對,這是從外在的道德規範來說的。從一個人的內在世界解釋,為什麼他會這樣?那就是,他沒有那個動機。
這也就是,我跟龍貓攪和三年,不斷不斷聽到的他的答案。

一個人沒有情感作為引擎,就不會產生渴望去強化這個原始的動機。換言之,我們是自己燃燒自己,自己給予自己正向與負向回饋的程式系統。
當我點燃了自己的動機,此後我的情感引擎包括到我所有後面的行為,都為了滿足這個動機有了賞罰來回報我自己。

換言之,當我們在跟外界的互動過程當中,得到的懲罰多了,為了迴避懲罰這個需求,我們的動機就會遞弱。
但我今天要講的是,並不是遞弱或增強這種行為制約的心理現象,我想談的是動機跟動機之間的衝突,就叫做[動機的序亂]。這裡面就含著虛實的奧妙,虛假跟真實的層次。
也就是我堂弟當初所寫下的:
[我一定會見到那最真實的真實,我將會訂下契約。只有接觸那真實,才能理解更深層的東西。]

要解釋這個現象,就來談談我跟龍貓之間的故事吧!

研究我的心理學最大的不同與特點,在於我的心理學目的是要[成為自己]這將會改變一個人與世界的關係,並提取出人類內在的潛能。我覺得這真的是一種跨越耶!!只要我之後真的找到觸發一個人跟驅動他內在動機的技術!!
目前一般傳統的領域大都只是為了增強學習,或者是為了商業行銷。我是有所不同的,這點我也突然間領悟了..!

好,動機序亂跟龍貓先生有什麼關係呢?
這段糾纏四年的關係,曖昧不清,霧裡看花,又是永恆的太陽..我已經受夠了!

誠如我所言,我小時候的第一個動機是為了[追求這個世界的真相],人為什麼要活著?我的答案是為了要成為一個神。要成為一個神必須要先成為一個人。
因此,我骨子裡的追根究底,要知其然所以然,還要能夠運用的這股精神,是絕對由內散發到外邊的!

我的人生一直都活在一種虛幻不實的關係裡面,得不到一個對應的滿足。
我雖然是龍貓的女朋友,可是他因為我沒工作的關係,一直都沒有給我承諾,甚至還會跟朋友講我是一個很好的老伴,可是他沒有心思經營感情,並且覺得我這樣子不是個好的對象。

但是,我很認真的對待他,讓他感覺到了另一個世界的價值與風貌,是有願景與長遠的價值存在的。他被我的愛跟堅定的陪伴所滋潤,他被我的溫暖感動了。
但是,他做不到我的道德標準,我無法接受,他也認為我不工作沒有符合他的伴侶的條件。

話說龍貓是提分手的人。(有一次他差一點要告訴我說他不是..是我。但為了維護他的顏面,我說是他提的,他又認了。)
可是他提分手後,他曾經試著調整他的溝通態度過,也找徐老師那邊追尋自己的自我與反省內在。並說要跟我當永遠的朋友,說我竟然連覺得他是[好朋友]都不是,卻只是朋友。
但是我都沒有真正的接受。因為他從來沒有真心的道歉跟在乎我的感受,並看見自己的問題是什麼。
但是我都承諾著我會陪著他走他的人生過程。

那個時候,我就有看到,龍貓的內在是有著動機序亂的問題的。
他沒有真實的面對他自己,去思考他為何要這樣對待我?反而後來在問題沒解決的當口,去找高中同學再續前緣,還跟他發生關係。
到我去年生了大病,他除了一句多保重,對我都不聞不問。只咒罵我不要裝可憐跟不工作。
可是,耶誕節卻跑來找我要一起過節,說知道我有男友但是如果晚上有空的話。
凌晨三點多,打兩通電話給我我沒接。

...這種種行為上的矛盾,就是[動機序亂]的現象。
龍貓是有著兩張性格面具的,一個是深情款款的等待,他有一次說他還在等。但講的很模糊,我問他在等什麼他不回答。去年12月的事。
但另一個他是暴烈的懲罰魔王,無條件的踐踏你跟忽視你的感受,因為其他女人或是因為你不工作或因為你的態度而極其冷淡。

那時候我的期待太高了,我希望龍貓自己本身能夠提出解決問題的答案。
但是經過H的教育之後,我明白了,一個自己本身有問題的人,又怎麼可能向自己提出答案?
不可能的。

咳,不好意思,跟龍貓之間的感情實在太深了。害我思緒飄走。
回到解釋動機序亂,跟成為自己的關聯。

請問,我們如何從龍貓的行為裡,看出他的意義?他的行為,如何獲得他內在的報酬呢?嗯?
重點是,哪一個動機,更能夠幫助他實現他自己?成為他自己?

所謂的內在世界就是在這裡出現的:[真正成為自己的內在動機,會創造出你的外在世界。]
重點在於,你的內在世界是能夠到達這個外在的現世,去當你自己,完成你自己的。跟這個世界的關係是一致並和諧的。
龍貓所想要實現的渴望,不斷的被自己所防衛跟阻絕。
這種現象就是人格結構不穩定的一種表現。

這裡有著層次上的不同:
1.他的主要[動機]是愛,這個動機會形成人格結構,他人行為形成他的賞罰機制,他的行為本身會主動去產生付出跟收穫的。
2.他的[需求]是想要女人跟他好好溝通。
3.但是他會告訴女生說你敬酒不吃吃罰酒,我就是幼稚,永遠不要聯絡了。代表這裡有次動機,因為他在這裡別人的反應也有形成他的賞罰機制,他的行為也是會主動去產生付出跟收穫的。
我的觀察是他的[權力],並不完全是尊嚴。(當然也有這個部分,但面子通常傾向指的是態度,而不是這麼長期的反應。)

所以基本上,我不認為他在這裡只是個防衛機轉,只是個嘔氣或拒絕,卻認為有到達人格結構的理由是,他冷淡的時間太久,那就代表這不單純是一個態度的問題。
他在拒絕他人的行為當中已然呈現出了[性格],他要掌控,他從拒絕他人當中已然獲得了自己的報酬,權力的展現,(他喜歡當一個無情的人,去支配。)那麼,這確實就是一個人格結構了。

所以,主要動機跟次要動機已然都形成了人格結構,就叫做動機序亂。
基本上我不使用人格衝突是因為,動機序亂是微觀的,我本文主要想談的現象是在自己內心的範圍裡的東西,在下文還要繼續談到我們如何去[掌握到自己內在的動機,去形成人格。]

這才是真正的教育,去驅動自己內在的動機,使得真理是從內在觸發一直到形成人格與創造了外在的世界。而不是從外在來做規範。

宏觀的層面來說,可以說是人格的衝突,有點像是道德的衝突,但人格的範圍太大我就不用這個字眼。
並且主題是完全不同的,我想說的東西並不是在人格的範圍內,卻在人格的範圍之外。
我的意思是,所有的心理學目前的理論都是,人格結構是無法轉變的,除非經歷很大的刺激。

但是,如果我有找到正確的方法的話,因為我還在研究探討跟實驗的階段。
我認為,人格結構是有可能在不太大的刺激之下,卻藉由自我覺察去驅動動機,而形成自己新的人格結構,所以是可以改變的!!
因為人格結構雖然是長遠的東西,但充其量只是面具,既然是面具,沒有道理不能改變。
所以這些細膩的東西我想試著去講講看,研究看看我說的對不對。

另外,我沒有說的是,改變的人格結構程度有多大。我想這會根據每個人而有所不同。
這目前我也不曉得可以產生多大的質變?

因為情感即為智能,這就是潛能可以去做驅動,去看會走到哪裡。端看他有否成為動機。
如果把人格當成是一種程式,那麼就像是電腦那樣,你說,不能一直升級嗎?
有些人格模式有其封閉的部分,如果開發出來,你說那不是一種人格結構上的轉變嗎?

只是說這我要再想想精確的定義就是了,現在講還是太模糊抽象了。

總之,動機在潛意識當中發生之後,常常是我們自己不知道的。所以我們會是什麼人格類型的人,也沒有人事先知道,都是事後研究自己得知的。
情感產生了我們跟這個世界的關聯與狀態,同時也是我們的酬賞。

現在我們談,什麼叫做與外在世界的[一致]。
如果我們要成為我們自己,並用最貼近我們自己的動機來回應或說是創造這個外面的世界,那麼感受呢?感受不就是我們的回報嗎?孤單跟寂寞,或開心跟難過這樣的感受與生活的狀態,就是人格結構底下的附屬品。

所以現在,必須講到情感這顆引擎的毛病了。
我們是如何去認識這個世界呢?除非覺悟很高,我們通常是用感覺來體驗這個世界,體驗世界,當然是用感覺去經歷的。

在這裡,人格結構是有空隙的。因為能夠掌握到人格的動機只有一兩個,多了,就變成人格分裂或是多重人格。
但那是他們無法統合自己的動機與人格,如果你能循序漸進的掌握呢?
我很確定的一件事情是,所有的多重人格都有一個人格,像是老師那樣知道所有的人格發生的每件事。但不知道為什麼他們就是不能統合就對了@@..

總之,依然的,我們每一個人的感覺都是一樣的,只是我們賦予感覺的意義有差異。
當我們感覺相同的時候,卻還沒有賦予意義的時候,我們並沒有去使用我們的人格,而只是去體驗。
這就是我說的空隙,這當中我們的人格先生,是並未緊抓著我們不放的,我們是自己心靈的主宰。

這個道理,就是為啥修行人要修行。因為就是要拋棄人格這個小我,去看見自己的本來面目。

我再講一個故事給大家聽。
今天,我去吃中飯的路上,不斷~不斷的猶豫著,我到底該吃綜合粥還是便當?我猶豫了很久,真的很久。
我考慮的重點是什麼呢?那就是我對食物的渴望~到底哪一個比較可以取悅我?
便當的豐盛營養跟好料?還是粥的品質佳,美味跟胃的舒適度呢?
我可能是不夠餓,選不出來。

可是我在這個過程當中經歷的感覺,讓我體悟了,感情與價值,內在的變化只是變化,不是外在事實與本來面目。
所以如果我一直去感覺自己的感覺的話,去看那些會浮動跟變化的東西,我只會誤入歧途。
因為我的內在從來不能夠代表外在這個現世的意義!!

這部分有深的道理。
因為,外在的世界也是會變化的。佛家所說,無常。
但我要說的是,內在的情感變化,並不等同於實際的關係。
我討厭對方或沒有聯絡,或是激烈的爭吵,不代表我跟他的關係與關聯。

這就要講到了,永恆的太陽,銀河系跟宇宙。超越了表象的底層關聯,也就是我的郡落理論。
我到底在洗澡的時候體驗到了宇宙什麼呢?
那就是,他毫無疑問的是完整我內心的人,完整我內在的溝通跟外在理想的實現,絕對的肯定。
即使他讓我受傷了!

但是或許是激烈的情緒會震動到能量,在我靜默的時候即被穿越,使我看見了另外一個相遇的事實運作的層次,在內在當中的層次。

人跟人之間的外在平台如果說是郡落生態系統的話,內在就是..嗯嗯,能量?
我想個名詞,明天再繼續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meg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