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認知是藥物成癮的關鍵 :


近期的研究顯示,藥物濫用改變認知活動(例如,決策及克制能力),導致成癮及復發。

大部分物質濫用研究者曾相信,"藥物增強效果"最能解釋藥物濫用及成癮",藥理學研究已支持此觀點,顯示成癮藥物強烈地影響大腦多巴鞍系統,它管理情緒反應,且提供"持續使用"情緒酬償,而在成癮過程中扮演部分角色。

雖然如此,科學家逐漸發現問題比想像中複雜。人類大腦影像研究及動物神經心理學研究顯示,重複藥物使用阻斷前額葉皮質活動,它主宰認知活動,像決策、反應抑制、計劃及記憶。

美國國家藥物濫用管理局(NIDA)的神經科學及行為研究所之Herb Weingartner博士說:「我們現在知道許多上癮藥物的作用不僅在於影響腦部而改變情緒,也影響我們的認知歷程」。

這些新的發現讓我們更瞭解為什麼只有某些藥物使用者會成癮,為什麼藥物濫用者即使經過長時間戒癮治療之後還是那麼容易復發,以及如何針對個人的病況而量身訂做治療方法。

威斯康辛醫學院之神經科學家Elliot A, Stein博士表示,"近幾年,人們開始瞭解到藥物濫用不是一種藥理學疾病,而是一個藥理學與行為疾病","額葉的認知功能在藥物成癮扮演一角色! 。

他相信對於藥物濫用治療,很難找到"神奇豆"(magic bullet)對付成癮之藥理學及行為層面。

潮流轉變

美國國家藥物濫用管理局(NIDA)的Steven Grant博士表示"自80年代開始,科學家觀察到許多藥物成癮患者(例如古柯鹼及大麻)之額葉有異常之現象。此異常現象長久以來被認為是藥物濫用的副作用"。

他說"我們很少去思考藥物濫用及成癮歷程的影響,因為我們太專注在增強物及藥物欣快感扮演的角色,且認為那是藥物成癮的驅力,這樣的想法成為近20年的典範(paradigm)。"

在過去五年,此個潮流開始轉變。在1992年科學研討會中,愛荷華大學的神經科學家Antoine Bechara醫學及哲學博士發表的研究顯示,額葉損傷患者之決策能力受損,反應在實驗室的「賭博作業」上。

Grant看Bechara的文獻之後,將之與藥物濫用關聯,他提出假設--藥物濫用者額葉功能受抑制將使決策及行為抑制能力損,此點可以解釋為什麼藥物濫用者強迫地找尋藥物。

Grant與他的同事以Bechara的「賭博作業」測量藥物濫用者的決策能力。去年他發表在Neuropsychobiologg(Vol. 38, No. 8)雜誌,發現藥物成癮者比控制組在「賭博作業」顯現較差的決策能力。

! 最近,Bechara與他的同僚指出大約有三分之一藥物濫用者之決策能力沒有損傷;大約有25%的藥物成癮者表現與額葉損傷者一致,幾乎選擇一個能獲得立即滿足的選擇,雖然長期而言並沒有好處;大約40%的藥物濫用者對於可能的酬償很敏感,不管它立即或長期的回饋。

Bechara表示,決策能力障礙程度差異反應出對藥物成癮的脆弱性,如果這樣的結果是真的,它將有助於治療計劃的擬定。他表示,未顯現決策能力障礙的藥物使用者至少具藥物成癮的危險性,但如果他們願意戒除,也容易成功。相反地,”對於那些嚴重決策能力障礙的人,不管你做了什麼可能都是枉然,你可以把他們關進牢裡,但依我看,他們不會改變什麼。”

最後Bechara表示,對藥物短期與長期影響敏感的使用者,較能察覺藥物長期的負面影響,而較能戒除藥物使用。

其他的研究者以PET及MRI測量藥物濫用者在「犯癮」(craving)時的腦部活動。

1996年,Grant與NIDA的同事David B. Newlin, PhD, Edythe D. London, PhD等在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Vol.93)表示,古柯鹼犯癮與額葉(主宰決策活動及動機)的高活動有關,但沒有出現在大腦的多巴胺控制中心。這個發現在其他的實驗實得到重複驗? 狺恲X展。

U.S. Department of Energy's Brookhaven National Laboratory的Nora D. Volkow醫學博士結論說,“以往人們認為藥物成癮是一個疾病,且意味著它是快樂的中心(也就是說,人們會去使用藥物是因為它能使人愉悅)”, “但事實上不然,不管成癮與否並不會感到強烈的愉悅感。近期的文獻顯示,成癮根本是動機迴路(circuit)的瓦解”。

尋找治療的線索

有證據顯示,犯癮與藥物線索引發額葉不正常活動(即使沒有藥物存在),因此許多研究者相信此腦部區域是復發的關鍵。Grant表示可能額葉仍然存在藥物殘留影響,它遠比多巴胺效果還長。

他表示,”缺乏有效的額葉功能,以致無法超越藥物立即的增強或對欣快感的期待,而無法想到藥物使用的長期影響”。

Bechara進一步表示,”我認為成癮有二個機制,一是藥理學回饋機制(我們已研究多年了),另一個則是面對處罰時的行為控制歷程”

越來越多的成癮研究專注在額葉及認知歷程(決策及行為抑制)在成癮扮演的角色,它引發關於處遇的一些議題:

1.成癮及非成癮藥物使用者的腦部功能有何差異?
2.是否有些人的額葉已存在缺陷,使得他們容易受到藥物的傷害?果真如此,如何早! 期發現,早期治療?
3.藥物使用對腦部長期影響為何?它是可回復的嗎?
4.近期研究發現犯癮是因為額葉活動異常,可以藉此發展更好的方法評估治療效果?

Stein評論說”現在測驗藥物治療成功性最好的方法是再住院(recidivism)—患者再次住院?”,”在心臟學領域,沒有經過嚴格檢驗不會讓心臟病患者出院。在藥物成癮,我們卻讓病人出院而沒有確定治療是否真的有效”。

我們希望有一天能讓處在犯癮時的人測量他的腦部反應,他說”那將有助我們知道治療是否對犯癮有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meg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