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的「大型強子對撞器」(LHC)10日啟動運作,以下為這個全球最大粒子加速器的介紹:


 



●「強子」是一種次原子粒子,在粒子物理標準模型中,所有具有強相互作用力的粒子都叫做強子,科學界認為,宇宙的基本粒子就是夸克,而3個夸克所組成的粒子就稱為「強子」。


 



●大型強子對撞器實驗在最深達地底下175公尺的長27公里環型隧道進行,將把氫質子或鉛離子加速到光速的99.9999%相撞。這處隧道位於涵蓋瑞士和法國的兩國邊境。


 



●兩束質子以相對方向同時環繞隧道加速,然後由超強力超導磁鐵讓質子束「偏向」,讓它們在四處大型對撞區對撞,對撞瞬間溫度將比太陽熱10萬倍,重現137億年前促使宇宙誕生的大爆炸後最初情況。


 



●環型隧道是全球最大的冰箱。超導磁鐵溫度只比絕對零度(攝氏零下271度)高1.9度,比深外太空還冷。





●撞擊區本身規模也很龐大,最大型的超環面儀(ATLAS)長46公尺、高25公尺,相當於半個巴黎聖母院,重7000公噸與艾菲爾鐵塔相當,鋪設電線總長3000公里。超環面儀啟動後一年內將產生3200兆位元組(TB)原始資料,相當於美國國會圖書館30億本藏書的160倍。


 



●一次歷時10小時的實驗中,一束質子行進里程可能逾100億公里,足以來回海王星一趟。


 



●大型強子對撞器造價近台幣1700億,運作需要120百萬瓦特電力,等於日內瓦地區總用電量;質子對撞時將產生14兆電子伏特(TeV)能量,1兆電子伏特相當於一隻蚊子飛行時產生的動能。


 



任務介紹



●尋找「希格斯粒子」:


 



1964年,英國理論物理學家希格斯,主張物質的質量來自於一種尚未發現的粒子,這種理論中存在的粒子,之後就被稱為「希格斯粒子」(Higgs Boson),由於希格斯相信這種粒子是物質質量的來源,因此它也被稱為「上帝粒子」。若能證實希格斯粒子存在,將大大填補現今「標準模型」理論(描述基本粒子的理論,能精確預測基本粒子之間的交互作用,因此成為目前的主流理論)在總結粒子知識方面的重大缺口。


 



●探索「超對稱」:



粒子物理學家認為,自然界中有一種基本的對稱性,這就是所謂的「超對稱」,組成世界的每個基本粒子應該都有電荷等相同的「超夥伴」,但科學家至今尚未觀察到粒子有這種超夥伴存在,大型強子對撞器此次的任務中,或許能觀察到超對稱存在的證據,解釋近年來最不可思議的發現之一:宇宙中可見物質只佔4%,其他則是暗物質(23%)與暗能源(73%)。


 



●調查物質與反物質的奧秘:



能源轉為物質後,製造出粒子與帶有相反電荷的反粒子,粒子與反粒子相撞時,會消滅彼此,根據傳統的宇宙理論,物質與反物質數量應該相同,但讓人困惑的是,目前觀察到的物質數量,遠遠超過反物質的數量,大型強子對撞器此次也將試著解開這個謎團。


 



●複製宇宙大爆炸後、宇宙誕生之初的面貌:



137億年前宇宙誕生之初,物質就像一團極熱、濃稠的湯汁,構成湯汁的是所謂的「夸克膠子電漿」,這團湯汁冷卻後,次原子粒子「夸克」凝結在一塊,形成質子與中子等複合粒子,隨之形成我們現在看到的一切。科學家盼藉大型強子對撞器計畫,觀察宇宙大爆炸沒多久存在、但現在已看不見的東西。


 


 


**********************************************************


 


國際研究 台灣不缺席


 



〔記者羅正明/中壢報導〕科學家將在瑞士進行強子撞擊實驗,參與實驗的中央大學教授林宗泰正在瑞士準備中,另一位教授張元翰則在台灣忙著八日上午的親友喪禮,但根據日前的訪談,強子撞擊實驗規模雖大,但都在控制中,不可能造成地球毀滅。


 



強子對撞實驗是超大型的國際合作實驗,台灣方面有中央研究院、中央大學、台灣大學的二十多位教授參與,其中林宗泰、張元翰都是主要的參與人之一。


 



林宗泰、張元翰在實驗前夕曾表示,強子撞擊實驗規模之大,遠超過歷年來的物理實驗。但實驗能否有新發現,現在仍不得而知,撞擊後得到的龐大數據,可能也需要幾年的分析,才可能得到新的結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mega 的頭像
    Omega

    世界的變形與內聖外王

    Omeg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