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箭在弦上,金融監理備忘錄(MOU)也即將簽訂,兩岸關係和緩,海峽中線逐漸變為虛線,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大時代,站在關鍵時刻的兩岸30世代,究竟如何看待自己的未來?

     身為未來社會的中堅,30世代的夢想和對未來的看法,將深遠影響10年後兩岸社會的面貌。《30》雜誌和台灣104人力銀行,以及大陸智聯招聘人力網首度聯手合作,進行「2020兩岸青年大未來」大調查,共回收7959份問卷,全面調查兩岸20至39歲的30世代,未來關鍵10年的工作觀、經濟觀、產業觀與價值觀。

     10年後的兩岸,會是什麼樣貌?30世代最愛的工作是什麼?他們期待的薪水是多少?對未來10年工作、生活上的各種挑戰,各自採取什麼態度和迎戰策略?2020年,兩岸經濟成長與社會發展的面貌差異,就藏在30世代的夢想和自我期許中。


 




兩岸30世代大不同
台灣:追求自由的白鴿
大陸:準備高飛的老鷹




     站在創意經濟起點上的台灣30世代,猶如羽毛豐美,追求自由的白鴿。他們重視知識、掌握趨勢、熱衷學習;他們在乎工作與生活平衡,更勝傳統功成名就的價值,不一定要賺大錢,卻希望能夠自在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

     而生產經濟下的大陸30世代,則是羽毛初硬,準備一飛沖天的慓悍老鷹。野心大、企圖強,想要積極創業,抓住經濟高速成長的致富列車,成為大企業家或是跨國企業的高階主管,獲得尊崇的社會地位。



台灣:創意經濟敢夢
大陸:生產經濟想富
     創意經濟下,台灣的30世代對於未來的選擇和想像相對多元,就像創意積木一樣,隨時可以合體成變形金剛。相對地,大陸30世代,正處於跳躍式經濟成長階段,在處處機會、追求財富的生產經濟下,大陸30世代最想要功成名就,快速致富。

     美國知名社會觀察家、《創意新貴》作者佛羅里達(Richard Florida)觀察,生產經濟之後的創意經濟,創意階級起而代之,他們重視工作與生活的平衡發展,追求多元而開放包容的居住環境,大街小巷都是人文氣息。

     綜合「2020兩岸青年大未來」調查,台灣30世代展現創意經濟下,敢夢、能夢的自由特質;大陸30世代則在生產經濟的大池塘中,大膽說出想富、能富的積極野心。六大趨勢,正好說明兩者的不同。



30世代大趨勢1
台灣:當個創意小店長 
大陸:拚命想做大老闆 




     調查顯示,兩岸30世代10年內最想做的事,兩岸幾乎各有一半的上班族,希望脫離目前朝九晚五日子,自行創業。但不同社會下的創業目標大不同,有43%的大陸青年,希望自己是創業有成的大企業家;台灣則有24%的30世代,希望自己做個性小店的創業小店長。(表1)

     解讀這個現象,大陸生產經濟追求的是爆炸性的繁榮和成長,城市裡充滿巨大的建築物,和快速鋪展的公共建設,蓬勃的商業活力是生產經濟社會最重要的資產。

     富裕後的台灣社會,創意經濟則是一種對於生活品質和品味的細膩追求,埋伏在城市小巷弄裡的小店,各有其迷人的內在美,小而美的多元內涵,組成了知識型社會的特質。



30世代大趨勢2
台灣:做自己的老闆 
大陸:當別人的主管 
     許多人預測,大陸將在2025年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在經濟高速成長下,因為機會遍地,爭取權力是很好的職場晉身梯。將近一半的大陸30世代,未來想要成為企業內的高階管理者,從事經營管理相關工作(表2)。因為高階管理者等同高報酬,調查中有20%的大陸30世代,為自己設定的目標是,10年內成為收入上千萬的大陸新貴(表3);因此,他們增進管理知識的目的,是進入好企業擴展人脈(表4)。


 


相對而言,走過富裕年代的後台灣30世代,財富不是他們重視的唯一價值(表3),擁有更多時間兼顧生活更重要,因此有29%的人不願意負擔太多管理責任,他們更希望自己是專業的知識工作者(表2)。為了達成這個目標,增加第二專長、報考證照,是他們增加職場競爭力的主要策略。




30世代大趨勢3
台灣:想做綠色環保尖兵 
大陸:想成為文創生活家




     未來10年,兩岸青年想要投入的產業選項中,有30%的台灣30世代,選擇的第一名是綠色環保經濟領域,這顯示,正在全球延燒的綠色經濟趨勢,也在台灣蔓延。因為台灣的年輕世代,關注公共議題較多元,對全球化議題敏感,他們在意全球景氣波動,更在意氣候變遷、環保生態與人口老化問題,除了環保實踐家愈來愈多之外,其次有20%的人選文化創意美感經濟,19.9%的人選在家消費的宅經濟,權重都不低,而且比例相對於大陸更平均,這是創意經濟下多元社會的特質之一。

     大陸30世代未來想投身的產業,這次在4890份問卷中,出乎意料的以文化創意美感經濟居第一(36.7%),第二為能源環保綠色經濟(23.1%),再其次為網路趨勢數位經濟(17.1%)。(表5)

     大陸雖然以生產製造為經濟主軸,文化創意美感經濟之所以受到大陸30世代的青睞,一與政策的推波助瀾有關,2006年大陸中央政策指導中,文化創意產業是重點領域,地方政府紛紛成立文化創意園區,爭相招攬人才。其二,某些程度這個選項也反應了大陸嚮往富裕社會後的品味。




30世代大趨勢4
台灣:長期深耕看景氣 
大陸:把握機會看人際




     價值觀不同,面對夢想中的未來,兩岸30世代各自採取的策略也有很大的差異。

     為了達成10年後的夢想,台灣30世代認為選擇一個好企業,長期深耕是比較好的方式,找工作時,他們在意良好的制度和合理的待遇和福利。對全球化議題敏感,他們在意外界變化可能對自己生活的影響,如果無法達成目標,他們認為最有可能是受到外在環境衝擊。

     大陸30世代採取的夢想達陣策略則完全相反。他們認為機會掌握在個人手上,想要成功就要把握機會跳槽。選擇工作時,他們最在意企業是否前景看好、是否有願景宏大的企業領導人,以及企業是否以能力和表現來評價個人。不同於台灣30世代關注全球景氣變動,他們認為如果無法達成自己的夢想,那是因為自己不夠努力。104人力銀行董事長楊基寬認為,這顯示,在高速增長的市場中,對大陸30世代而言,夢想是一種權利而非機會,在工作選擇上,相對就會比較現實。(表6)




30世代大趨勢5
台灣:要愛情更要麵包 
大陸:重家庭也要地位




     調查數字顯示,台灣30世代對未來10年美好的定義,有一半人都選擇「關係和樂的圓滿家庭」(50.8%),以及「工作和休閒兼顧的平衡生活」(50.5%),但有一個特別的數字跳出來,48%的人選擇「不需要擔心溫飽的經濟能力」,顯示在大失業潮下,亦有嚴重的「麵包」危機感。

     大陸30世代對未來美好的想像,除了有48%的人選擇「關係和樂的圓滿家庭」外,跳出的數字,高達38%的人想要「擁有讓人尊敬的社會地位」,相對台灣只有12.2%的人選擇這個項目,社會地位更是大陸青年追求成就的最大動機。(表7)




30世代大趨勢6
安土重遷 兩岸三通不會互搶飯碗




     兩岸大三通之後,台灣人才是否會大量西進,到大陸市場尋找機會?答案有趣。

     對於工作地點的選擇,兩岸30世代都顯現安土重遷的性格。68.7%的大陸青年世代希望能在大陸工作,72.8%的台灣青年世代則希望在台灣工作;換言之,一般預期兩岸三通後將出現人才大量流動的趨勢並不存在。(表8)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23%的大陸青年世代希望10年後的工作地點是「不限地點,當個飛來飛去的空中飛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meg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