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發生一件讓我非常火大的事情!!
我媽媽跟我的阿姨聊天,說了很多的埋怨。
埋怨並不要緊,人都有委屈,並且她是真的遭受到委屈了。
但她埋怨的內容---------------卻完全是錯誤跟扭曲的!!!!!!!
她對事物的歸因,有很大~很大~的問題!!

例如,昨天他問我一個問題。
如果你知道有父母在虐待兒童,或甚至可能有吸毒,然後你把這個受虐的小朋友救走了,並且撫養他們到長大。
這樣子對還是不對?

那父母失去孩子,是不是很可憐?
這該怎麼辦?

總體來說,我認為應該交由社會單位處理。不能把孩子交給父母,因為不適任,但可根據不同狀況讓孩子去寄養家庭,每天或每周父母有探視權,一直到被認定適任才讓孩子回到家庭去。
這有許多的配套措施與社福的成本問題。

但他說:[社會單位處理不好的話呢?]
我道:[一樣。他不能偷別人的小孩,不論有多正當的理由。暫時養幾天後,應該要有提交給警察或是社福單位的動作。]

細節有些忘掉了,但總之,我媽認為:[這社會已經失常了,但就是還有你們這種(他想講的應該是說我們這種人認不清楚這個社會的機制殘酷失靈的事實)人,pps報導有非常多的小朋友因為這樣不插手介入而受虐死去。]他想說的應該是旁觀者效應。


然後他提到了,救海星的故事。他大概是認為大多數人都抱持著那種,救也救不完的心態,所以這個世道才會這麼亂!

我反問她:[你的意思就是要由"一個人"來救海星就對了?!我的看法是,應該要由很多人,也就是這個"社會"來救海星!不管這個社會有多差,就是應該要去跟警察與社福單位講。]

她道:[講了又不做!]
我道:[我並不認為這個社會有你想得那麼糟。pps講的是那些沒有救到的孩子,他有跟你講救到的嗎?]

這件事完之後,隔天是別的事。

在我跟我媽談到要跟老闆談判,爭取自己的權益,有其他的工作可以繼續,所以不要擔心之後,我們並沒有再交談。
一般來說,再碰面的時候會延續之前未完成的話題的。
但她不是。她整個人的思維跳到了別的地方去,我跟不上。
只讓我感覺,現在是演哪齣了?

之前我們討論的東西大致上是這樣,我的焦點放在:
1.妳要照顧好自己的情緒。即使你不工作也沒關係,但我希望你了解自己為何憤怒?
2.你要敢去爭取自己的權益,因為那是合理的。合理的東西,自己要去捍衛。
(不用適應,適應三小?)
3.你會想辭職,是因為你已經不認同他們的態度,所以不需要委屈自己。直接跟他說你要的福利。
4.你有其他的工作可以做,所以不要怕。

但她完全沒做,也沒有開口自己要的是甚麼。
她只會壓抑自己,然後突然之間爆發。
但基本上,她認為自己遭到非常大的不公平對待,決定離職。她沒跟我說,我是透過她講電話聽到。

之所以沒再交談,一個原因是我剛好跟龍貓去看電影,花了一整天。再隔天我剛好很想沉思,所以沒有特別跟她說話。再隔天我睡很晚,不知何故睡到了下午,大概至少有十一個小時的睡眠,好誇張....

我不清楚這中間的轉折點是甚麼,有可能她感覺到我不夠關心她。因為工作的談判狀況我並沒有主動去問。
但我之所以不特別主動是因為,關心是自然的東西,不應該是被勉強去呈現。
如果她有需要,應該學習主動去跟他人互動而得到關心,並不是坐著等,認為別人應該關心她。

我覺得媽咪有一種傾向,就是把團體當作是一種"應該"的福利與保障,一個團體不論是家庭或是工作職場,都要保障成員(她個人)的權益。
但現實是,權益是靠自己爭取得來的!
不論是去提升自己的能力來獲得福利,或者是換一個環境,那都需要靠自己!

但她只把這整個沒有福利的環境,當成是他的敵人,因此她不屑的離開!
她覺得她自己付出很多,但她並不懂,每個人表達關心的形式都不一樣,能關心的層次也不同。
但她只在乎自己有否被滿足,而她人需要的是甚麼,她不知道;同時她認為自己要的只有一點點。
但她完全沒有去考慮,自己為整個團體付出的,是甚麼?


她每一天過的生活,跟動物差不多。
吃東西,但她也不大吃。
發呆,躺在床上。
她甚麼事也不幹....
如果你問我她有沒有照顧我三餐?我大概可以跟你講,減肥餐,一天大概是一餐。
(她會不承認,因為她不接受其他人的看法,覺得是我在扭曲她。然後她的歸因方式,並不是去看我這個人的想法或態度出了甚麼問題,她會去想,是不是有誰在影響我跟她作對?例如我爸或是其他人之類的@@.......)

我有問過她:[你有沒有自己感興趣的活動?]
她道:[沒有。]
有關這點,我很頭痛。

也問過她:[如果妳都是忍耐到不行,才去跟人家說你的需要。你有沒有想過,這就是在打斷別人,因為別人連一點緩衝都沒有,就必須為你付出?你為什麼不在你不那麼需要的時候,跟別人說,這樣還可以討論時間跟行程的問題?]
但她基本上,

她覺得她有在照顧我,但基本上,她是為我燒熱水,每天我都有熱水可以喝。(感謝)
她會去買菜,基本上我沒有特別去提供她經濟,之前我有問過她兩次,前後應該是給她五六千左右。因為經濟這回事,我在等她跟我開口一起打商量,產生共識。

我認為這是一個形成團體共識很重要的關鍵,我不希望她養成依賴的習慣,好像年輕人都該懂如何生活跟打拼,她則可以因為年紀(這個藉口用了很久)所以甚麼都不用會。
主要是她認為,自己學不會。

然後其他的家事,倒垃圾、擦地板、洗衣服與洗碗等雜事,都是我來處理的。

但她事實上,並沒有任何團隊的意識存在。
因為團隊意味著所有的人都有功勞,也都有義務。但她似乎卻一邊感覺到這世界的炎涼與危險,感受到自己的受害,感覺到自己被排斥。
但她只用[道德]來維繫整個團體;或者是[利益],來判斷團體是如何對待她。

這種認知,要怎麼打破?
我在想。

其他細節我忘了,但她似乎會覺得,我的沉默是因為遭受到其他的團體壓力而致。
她並不是認為我這個人有問題,她反而認為我是因為什麼西瓜靠大邊,而不理她。
這讓我很驚訝@@..?
一頭霧水的。

那她因為會編織別人行動的原因,所以我很生氣。
幼稚!真是幼稚到了極點!
真的不知道用甚麼切入點跟她溝通@@...

因此,我感受到的是,當她面對問題的時候,她不會去思考真正發生的原因,她會替你找原因,例如我認為她該學習談判,她反而認為我不幫她談,是因為其實根本做不到。

活活吐血...策略都給過你了,到底怎麼聽不懂!?
我很少跟人講不下去,她是其中一個。

只不過不論如何,找到了關鍵,就是一個新的可能。
我學習心理諮商並不是為了去譴責他人多麼的沒用。
每個人遇到的障礙並不同,遇到的困難跟心結也不同,只不過我很纳悶,該怎麼讓她先入為主的想法先空掉?

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meg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