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貿咖啡展,打工試本人療癒程度,發現到:
好的業務,銷售的內容所說的是使用產品的[體驗],去升高對方的興致,與動搖對方的認知,達到銷售的目的。
當客戶講出自己對產品的正向認知,就要以感性的形容去順口接住他的認知,加強他對於產品的感受!
當客戶表達負面認知,則可與以忽略或轉移注意力,或顯示專業解釋。

對比我自己,唉..我真的很惋惜我自己。
我真的覺得我的心思細膩到不是常人的地步,可以在片刻之間洞察一個人的思維,天份與動機,覺察一個團體運作的制度跟動力。
照理來說,我必然是站在一個位置去把人跟事做結合,去產生一個願景與任務,結合資源去推動的。
我他媽的天生應該是這種人....
但是...我卻有一個非常大..夭壽之巨大的弱點...

1.我雖貴為感覺型人物-感覺敏銳,但[體驗徹底封閉]。
因此上述業務才能,完全無法發揮。
只要涉及表達體驗,我就當機.......話說我的後設溝通異常敏銳,我其實比較擅長的是去潛移默化的影響一個人。因為我可以看出一個人內外在表現之間的關聯,模式與天份之所在,也就是他的優勢跟不足。他適合發展的方向,與如何去改善或掩飾自己的弱點。

我並不擅長游說。我的一般口語溝通其實還好,完全無法下達指令,只是個能以知識為基調去交流...的呆頭鵝而已..

我也並不擅長吸引,更糟的是很容易踏到他人防衛的尊嚴,而產生斥力,但這衍生出來的是我對人的寬容,但我絕不體諒。我的個性倔強到了極點。

但因為我不擅長下達指令,通常都是因為已經被成為防衛的對象,對方根本不聽的緣故...我不知道一般人都會怎麼辦?但我還是依舊的,繼續給他..我好像不大容易受影響?
为要彌補此點,我的言談開始是經由鼓勵與認同,經由破壞與挑戰,去暗示+催眠的塑造對方的自我形象。
是的,自我形象。
我發覺我跟人溝通無一不跟這個有關。
有時候覺得這點很可怕,我想切入的點怎麼會這麼深?年輕的我實在很..直腸子..不知道做下去的後果是什麼..才那麼傷痕累累..

過去那些段黑暗真是令人感慨,天阿...浪費人才..這真的是暴殄天物的糟蹋人才阿..

但我覺得好險的地方是,我似乎只有這個部分是地雷,其實關係對於我而言,不會是難題。
我身邊的人的自我形象的發展,才是我的難題。
但我已經夠理性跟夠有能力,去安撫自己的感覺,明辨自己該有什麼反應,與洞察到達目標前會經歷哪些過程了。

有復原的方法跟所需的過程,未來應該還是能夠發揮出自己的光芒。

但是...我的考驗如果就是復原這麼容易..我也不會鬱卒了...有時候我不懂,我好像是命中注定得跨雙領域才能存活下來...唉....

2.那就是,我對於靈性跟能量的敏銳度與[需求],異常高。我需要我身邊的人,是有靈性的。
如果沒有,我的自我調適能力其實很差。那是一種發自內心..由衷的崩潰...我幾乎無法找到人共同去生命的意義..我只能轉而求取我自己生命的意義...

孤獨對於我而言,不會是一種幸福。我很需要我身邊的人給予我精神上的回饋...尤其是純粹的愛...

問題是,能量高的人並不見得靈性好..靈性好不見得能量高....天啊@@...這簡直就是惡夢...
就有如龍貓跟雀貓。

照理來說,這應該是徹底的同一個東西,但事實上我的經歷裡,一個靈的層次在哪裡,還是必須看他內在的素質如何去回應他遭遇到的現實?能量是內在的質地,但靈性則包括整個外在行為的展現。
知易行難阿..當然是會不一致的。

重點就來了,我的生命之所以虛無,就在於,過去的我很強求,必須是一致的!我沒有耐性去等待。我的生命是任務導向的..但..生命是一種存在,怎麼會是一種任務呢?
當然現在學會了寬容,但重點就在於...

任何個人的生存意義,都不可能是由寬容為核心去建構的。那是奠定在社會團體上的人際意義。
但當我又被強迫的接受這個規則...我的自我感變得越來越模糊..我越來越無法去接受我自己個人的體驗..因為那是如此稀少,違背社會期許的體驗....我走的是條貫徹自我的路。

這是令我無法貼近自己的狀態的原因,因為寬容是陪伴自己,與找尋人生意義時的必要條件。

所以,在壓力無可脫逃的情況下,一路上,衰到的就是我男朋友..必須跟著我一起檢視這個社會,我無法不面質他們,因為他們老愛用社會條規壓我..!

為什麼你不能面對你自己?真誠的去面對[我跟你]之間的關係?他媽的我跟你之間有什麼[社會]?你為什麼不能為自己選擇方向?卻需要權威或是保障為你指路?

生命的意義變得失去了顏色..我的期待是注定的落空..形成我定期出走的規律。
我想獲得的非我所獲得,我尋覓的非我所尋覓。

一路上,我透過交換,透過逆轉順去學習接受我不願意的情境,與他人的選擇。
我了解了現實是什麼,並接受了這真實的世界之下,我唯一的武器是:[選擇自己要的。]

在此同時,能量的出現與溝通層次的深入,也令我逐漸明白了,我跟他人在交往時的差異。
我唯一還剩下的疑惑是..[跟他們相遇的意義是什麼?方向是什麼?]
有沒有一個不是屬於我個人的意義?而是屬於一個這段相逢的意義?
是不是有著超越著大腦的知識的判斷,使我們彼此相逢?

不然,我只需要盡量的在一段關係當中盡量的滿足我所想學習的,改善的,跟學習去愛。
就沒有了嗎?

那一個[人]變成了物品,不再是人。
我藉由學習兩字,把人物化了...但這是我僅剩下的保護自我的方式。
而這使我更加的消沉...因為我的自我保護,害怕受傷,違背了[愛],違背了自己真正渴望的追求。
這使得一切都是不明確的,而使我無法前進到我的靈性當中的序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meg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