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原文網址 ,若有侵權將立即刪除。
【自序】看見關係中帶著傷的「我們」
第一章 論關係
第二章 療癒關係中受了傷的我和你
在關係中,先看見自己的價值
在關係中,不是要做好人,而是做真實的人
在關係中,先饒了自己
在關係中,先從自己改變
在關係中,要能安心
在關係中,表達與拒絕都是權利
在關係中,漸漸成熟
在關係中,分辨投射與指認出移情
在關係中,真誠承認脆弱
在關係中,放下防衛,停止攻擊
在關係中,停止當受害者,願意為自我負責
在關係中,沒有理所當然
在關係中,樂於成全與分享
在關係中,願意彼此同理
在關係中,回歸真我
第三章 創造互為主體的關係
第一要素--勇於接受給予與照顧、接受愛,但不是索求照顧與討愛
第二要素--勇於建立信任與依靠感,但不是賴、綁、黏
第三要素--樂於分享與付出,但不是交易與計算
第四要素--樂於提升自我,而不是拒絕改變
第五要素--以愛維繫關係,而不是以罪惡感維繫關係
第六要素--尊重與接納彼此的感受、想法,而不是剝奪與漠視對方的感受、想法
第七要素--共同創造兩人要的關係,尊重彼此需求,而不是任由一方控制、決定
第八要素--願意為對方成為一個更好相處的人,停止無意識的投射與發洩
第九要素--樂於滋長正向經驗,停止複製負向傷害(那些羞辱與恐嚇)
第十要素--願意離開「小我」的自我中心,一同進入我們的世界,並且不因此害怕失去真我,接受我們本來的不同
§內文1
在關係中,願意彼此同理
當兩人關係中願意彼此同理時,我們走進的是對方的內心,而不是在事件上的是非對錯。而同理心要真的能在關係中運作,也必須建立在兩人有清楚獨立的個體界線上。
所謂好好表達情緒,就是讓情緒有一個表達的機會,讓情緒可以獲得理解、抒發、共鳴、接納,也可以更瞭解自己的主體感受與所發生的經驗。
但很多人都有一個迷思,將表達情緒與改變事情連結在一起;覺得若表達情緒,卻無法改變什麼,那為什麼要表達?
特別是在我們過去的經驗,往往表達情緒會招來許多橫禍;像是有更大的責備、有更猛烈的攻擊、更可怕的後果……
所以,有人會說:「若表達出生氣,對方不僅沒有改變,反而有更大的指責,那為什麼要表達生氣?」
也有人會說:「為什麼要表達哀傷?表達哀傷了,他也不會回來,也不會改變這個事實,那為什麼還要表達出哀傷?」
還有人會說:「為什麼要表達害怕?即使表達害怕也不能就此不用去面對,那表達害怕做什麼?」
許多人將情緒視為一種具有功能性(確實有這種功能)的策略,想用情緒去影響別人,去改變他人的決定。相反的,若情緒無法牽動他人、影響他人,則這人便會否定情緒表達的價值與意義。
確實有許多人會以情緒去操控他人,特別是當我們還是孩子時,我們常感受到大人們以情緒威脅與恐嚇,這使得許多人都害怕被情緒左右與操控,害怕靠近情緒與理解情緒。
排除以情緒進行恐嚇與威脅的病態例子,情緒的表達最重要的意義,在於關係的連結,與相互的瞭解及兩人內在世界的靠近。
當我們表達情緒時,可以是一種個體經驗的分享(例如:我感覺到有些難過,今晚的氣氛似乎不如預期……),這樣的經驗分享,並不是要「改變」任何的結果,而是我在傳達我的內在所發生的歷程,包括我的情緒感受與想法。
人與人之間,若少了可以安心表達情緒的空間,也少了相互瞭解情緒經驗的意願,那麼,即使人與人生活得再靠近,甚至睡在同一張床上,其實是充滿陌生感的,並且心靈的距離可說相當遙遠,更可能是完全疏離的。這種疏離到無話可說,疏離到你聽不見我,我也聽不見你,我碰觸不到你,你也碰觸不到我,正是因為情感上失去了連結,才無法靠近。
回應同理心
同理心,就是讓兩個「不同」的人,能彼此體會與感受對方的感覺與情緒的能力,好讓我們可以離開「自我中心」的位置,去理解與體會另一個他人的情感變化與歷程。
想想看,這多麼美好,造物主使人類有能力學習與發展去體會另一個個體的感受與情緒,透過這樣的體會過程,我們能去和另一個不同個體靠近,理解他內心的世界,進而有了正確的回應。
也因為人類有同理心的能力,我們的世界才不至於情感冷漠,也才不是全然的孤立,而能與人有了情感共鳴與連結。
而同理心相較於同情心的不同之處在於,同情心不必然要瞭解對方的感受,反而是以自己的主觀體會去想像對方的處境與遭遇,失去瞭解對方的情境脈絡就擅自解讀對方的需要。在這種擅自解讀中,不僅未能尊重對方的個體性,更可能誤解了對方真正的感受與處境,同時剝奪了對方的生命力量。
同理心則不然。同理心是願意先放下自己對於事物的感受與體會,或是價值觀與評價。並且在放下自己的同時,將自己的內在情緒狀態倒空。唯有人可以先將自己放下,將自己淨空,他才可能以純粹的態度去全然承接對方的表達或情感展現。然後,在同理心的發揮下,我們賦予一個人情緒與認知的主體性,他是他生命的主人,在他的生命經驗中,他有屬於他獨特的情感與經驗,我們尊重,且願意理解。
然而,許多人在所謂的「傾聽」(關係溝通的第一條件)中,大腦其實都是處於「分析」與「評價」的狀態,而非是同理心強調的「理解」與「感受」。這樣的「傾聽」並不能達成同理心的展現,反而是另一波爭執與傷害的開端。
傾聽聲音
因為,當我們傾聽另一個人表達他的情緒感受時,或表達他的體會與經驗時,並不適合以分析與評價來對應。若是如此,對方的情緒感受或體會到的經驗,並未被我們以同理心感同身受,反而是推開與評論,自然無法給予具有理解性的回應。
所謂感同身受,絕不是指以分析與評價給出看法或意見。這是很多人在關係互動中的失誤。當然,如果是針對一個主題或議題在探討,再提出建言,或是針對一個情況給予意見或分析,這沒有問題,我們可以就事論事、就情況分析好壞。但若是我們在關係中,聆聽的是另一個人的心情感受,那麼原本是要相互關懷、理解、交心、親近的人,我們卻是在他述說自己經驗與感受時,將自己的情感抽離,以理智不帶情感的方式回應,可想而知,對方會經驗到的是一種不被真正在乎、真實關懷與理解的失落與失望。
看看我們生活的世界中,有多少的關係,諸如親子、伴侶、朋友、同事、伙伴、部屬之間,發生的真實互動情況,當一個人表露自己內在的感受與對於一個經驗的體會時,他此時需要的是一份情感上的理解與支持,或是一份共鳴與連結,但另一個人常是有聽沒有懂的自顧自的回應;表面上是在聽,但內在卻是不斷的分析與評價,以至於當聽到一個段落,傾聽者自認為已聽到「事情」的重點,或是問題的關鍵點時,就開始給予評價式、分析式的回應:像是「你想太多了啦」「你之所以有困擾就是太閒了」「你根本是在庸人自擾,這種事有什麼好在意的」「如果覺得不喜歡不高興,那就不要做了呀」「你就是太沒用,硬不起來,才會一直被欺負」……
這些聽起來像是關心的話語,卻是很令對方感到挫折與沮喪的回應。因為沒有站在體會對方感受的根基上來理解來龍去脈,去給予同理心的回應。
我與你同在
如果一段關係沒有同理心的存在,我們可以大膽斷言,這段關係必然會有許多衝突與對立,甚至是疏離、難以親近的關係。久而久之,關係會漸漸有了冰點,漸漸產生一種不如不說、不如不交談的冷漠感。
然而,要有同理心能力的關鍵,是一個人也要願意去感受與理解自己的情感,並且願意坦誠覺知。對自己的感受誠實者,便能對自己的情緒歷程、情緒感受有所經驗,有所面對。反之,若採取壓抑或漠然的態度,則是對自己的情感經驗一無所知,也無法細緻的理解自己的情緒歷程與原由。當他人在表達情感經驗時,自然也會對他人的情感歷程與情緒反應無法體會、未能理解,甚至感覺到莫名其妙,而任意批評或否定。
台灣社會對於同理心(也是一種情緒智慧)的忽視,以致我們在成長歷程中失去許多發展同理心能力的機會。而無法具有同理心,對於關係的傷害與影響是很巨大的。我們都期待與渴望在關係中被理解、被懂、被接納,如果我們在關係中所進行的分享與表達,不僅沒有讓我們關係之間更靠近、更相互理解,反而接收到更多的評價與論斷,我們一定會對這樣的關係感到不安、沮喪,與挫折。
同理心的存在
當同理心能在關係中存在,被彼此體驗,關係才能透過被懂、被理解與被接納的歷程,不斷的經歷著滋養。
感情,是需要滋養,需要灌溉,需要呵護的。
如果,關係中有一人始終感受不到對方的同理心對待,漸漸的,他也會開始拒絕以同理心對待對方。其實,人與人之間是一種相互的影響,與相互循環的歷程。我們收到什麼,就會給出什麼;我們得不到什麼,也會無法給出什麼。
而人與人之間,也很常見所給出與想獲得的有所落差與失誤。
像是常見父母給出的是物質、金錢,卻想獲得孩子們的愛與體貼。這是一種很失誤的觀點及行為。當父母以給出物質與金錢(往往這是上一代自己小時候的缺乏與渴望)來表達關懷與照顧時,孩子接收與感受到的是物質與金錢帶來的感覺,像是感到好用、想追求更多的享受、可以任意使用物質等等,卻不是接收與體會到來自「父母」的愛或關懷,或情感交流的感覺。
可是很多父母,卻是在努力工作,提升家庭物質享受能力的同時,感覺到疲累與犧牲,而想要跟孩子要一種感謝,或是一種貼心,希望孩子可以來聆聽自己的心情,或承接自己的情緒,以作為對父母親犧牲付出的回報。
這很弔詭不是嗎?
人和人的連結
孩子成長的早年階段,不一定會渴望物質的豐厚或名牌物件,他們要的是陪伴、情感連結、愛與安全的感覺。但是當家庭的大人難以提供與回應,只是不斷的加深孩子去體認物質世界的重要,大人的辛苦與忙碌也是為了給孩子豐厚的物質生活時,漸漸的,孩子會將對父母親的情感需求割捨,並且慢慢的與物質產生連結,在一點一滴的影響下,孩子更熟悉的是物質,更習慣的是與物質的接觸,而非是人或情感。
這是上一代給的訊息,潛移默化,無從迴避的結果。我們不難發現,這四十年來台灣追求物質生活條件與物質享受的影響下,人與人之間關係的薄弱與疏離。人與人之間好似都剩下條件與需求供應的交換,情感的連結與愛的分享越來越少。
而在這樣的塑造下,人們也誤以為建立關係與維繫關係的方式是透過金錢或物質。所以諸如建立友誼、建立伴侶關係、建立任何親密情感,也沿用了我們在親子關係中所體會到的,唯有我們有能力給予物質條件或金錢,別人才會需要我與肯定我。而當我們給出物質與金錢時,內心想要獲得的卻是心理的需求,像是價值感、自尊,更多人想要在關係中獲得重視、被在乎與視為唯一的感覺。但是,卻一次次的發現,即使付出許多金錢,給出許多物質,也沒有真的為自己換來想要的愛與重視。甚至好像被對方利用似的,只有當對方有金錢與物質需求時,才會想到我們。
這種感覺令人很氣餒,很難過,不免在心裡想著:「我為你付出這麼多,你想要什麼我都給,都幫,但為什麼在你心裡我卻不是唯一?而你也沒有對我像我對你這樣,什麼都願意付出?」
這種情況就是我說的失誤。我們如何以錢與物質換來需要的愛與重視?
當我們以錢與物質作為建立關係的條件與籌碼時,關係的基礎便是建立在這些沒有情感的東西上,而不是在你我之間,不是在兩個人的相知相惜,相理解相扶持的情感上。
同理心的存在,便能使我們的關係建立在情感上,並能產生內在心靈深刻的連結。
珍重這份關係
當你珍重你們的關係,也願意讓關係更好,那麼這份意願會讓你願意學習同理心,讓同理心促使你們的關係建立在相互理解與相互知心的品質上。
當兩人關係中願意彼此同理時,我們走進的是對方的內心,而不是在事件上的是非對錯。
而同理心要真的能在關係中運作,也必須建立在兩人有清楚獨立的個體界線上。我們不會剝奪他人的情緒感受,也不會讓別人的情緒感受輕易侵入到我們內在,以至於分不清究竟是誰的情緒感受,又是誰的情緒歷程。
在大部分的關係中,最困難的問題之一便在於此;分不清楚個體獨立的界線。總是被對方的情緒波及,並且開始晃動自己內在的情緒感受。因為對自己的情緒感受無法認同與接納,便會在另一個人表達情緒感受時,懷疑自己的感受,但同時又因為無法認同對方的感受,而內外衝突,不論認知或是情緒,都激發出強烈的失衡反應。
一段不理想的關係
我以常聽聞的例子,來說明情緒相互侵犯與相互剝奪的情況。
例如,一個女兒長大的歷程,她漸漸因為無法建立信任與深度關係,而開始自我探索與自我認識,於是,她不斷的回顧自己早年的生活經驗。她發現,童年時因為父母親太忙碌,她有許多時刻,感受到孤單與無人陪伴或關懷的落寞。當她渴望有大人陪伴時,好不容易等到父母親回家了,想要膩在父母親身邊討愛、討關注時,卻時常受到斥責或是驅逐,像是:「妳在煩什麼,趕快去洗澡,做完功課,上床睡覺,拖什麼拖?」或是:「走開,妳是白目嗎?看不到人家很累了嗎?」
在那些經驗中,她的孤單與寂寞,渴望被關注的需要,都不被懂,不被接納,只有不斷的壓抑,吞進那內心深處的枯井。漸漸的,她不再渴望大人,當她有同儕,有力量走向外在世界,她開始尋找可以給她愛、給她關注的人。
可是她也漸漸體會到,或是反覆的經歷到,即使暫時好像獲得一份關係,或是一開始以為自己是被在乎被關注的,卻總是會覺知到他人的忽略,漸漸感到對方的冷淡。而自己內心總是擺脫不了一種恐懼;恐懼被嫌棄,恐懼被覺得是麻煩,恐懼不被愛而被拒絕。
當她知覺到這可能來自於童年陰影的影響,那些內心經歷過的孤單與失落,恐懼與無助,時時刻刻在她的潛意識裡隱隱作痛,隱隱作祟。
她很想要弄清楚她的童年究竟是如何的被影響?在她有限的記憶中,是否自己真的是一個不被愛的孩子?是否父母親真的一點兒也不關注她?又是如何照顧她,她如何經驗了與累積了這麼多對於關係的恐懼與擔心?
在鼓起非常大的勇氣,進行許多心理建設後,她終於找到一個機會,向母親探問她小時候的生活,並問問當年父母究竟在過什麼樣的日子。
母親並不理解為什麼孩子要問起當年,也不明白孩子究竟想得知什麼。母親便自顧自的說當年自己的辛苦,與如何不被婆家珍愛,為了要扶持一個家,只能委曲求全,若不是為了孩子,她其實很想要離開這個婚姻……
當女兒聽到這裡,若她沒有清楚的個體界線,沒有穩定的自尊與自我價值感時,她會立刻感到憤怒或沮喪,她會因為母親情緒的侵入,而後悔探問,此時探問變成了二度創傷,讓她後悔不已。
或者,她會因為母親情緒的侵入,又想維護自己個體的情緒權利,想為自己一直沒有表達的孤單與寂寞,還有長期的受苦申冤時,她便會激起抗議之心,以怒氣表達自己承受過的苦與痛沒有人懂,甚至可能指責母親是一個自私的母親,心中只想到自己,絲毫沒有顧慮過孩子的心情,根本不是稱職的母親。
可想而知,此時的母親內在受到強烈的侵害,感覺到被攻擊的恐懼,也開始激發起防衛自己的本能,而對孩子發出咆哮與指責:「哪有哪個家的孩子像妳一樣,對媽媽這樣的態度,不貼心,不懂事,我的苦妳一點也不明白,我的犧牲妳一點也不放在心上。」「我是欠了妳什麼嗎?給妳吃給妳住給妳學費,沒讓妳吃苦打工,沒讓妳餓著一餐,妳有什麼好埋怨我的?我是上輩子作了什麼孽,生出妳這麼不孝的女兒。」
當然母親們攻擊的回話,都不會好聽到哪裡去。母親此時無法自覺自己在說些什麼話,她被自己的情緒牽動著,想要打敗她眼前這個對她不滿意的敵人。
被彼此的情緒波及
在這樣的例子裡,我們可以看見彼此的內在受到對方情緒的波及,而震動到自我的價值與自尊,為了防衛,也開始將自己的不明情緒,在沒有清楚釐清與確認的情況下,一味的發散與傾瀉。
發散與傾瀉情緒並不會讓關係更好或更親近,只是讓彼此徒留一次糟糕的互動經驗。
如果此時,母女兩人願意以同理心傾聽並回應,情況就會大大不同。
當女兒探問時,講起自己童年的記憶,即便對母親而言,那是偏頗或不是全貌,做母親的也可以試著理解,那「就是女兒自己的」童年記憶。每個人都有他自己記憶的方式,沒有人可以記住所謂真相的全貌,不同的年齡層與不同的處境,每個人都會去選擇記憶他所能與所想記憶的,包括感受、情境、味道、影像、符號……
如果母親可以用心、用感受去理解女兒有限的「記憶」中,如何的建構了她的生命體驗,她會試著去體會對一個孩子而言,當感受不到自己是被喜愛被關注的人時,內心的沮喪與哀傷。
如果母親願意同理的傾聽孩子的內心世界所知覺到的經驗,這其實沒有對錯的問題,也不是真相為何的問題,而是這孩子若是這樣體驗、這樣感受,那麼她的心必定受傷了。此時,母親同理的回應若是這樣:「孩子,我不知道妳的心裡放著好多孤單與難過的感覺,那一定好難受,也會讓妳好受苦,讓妳以為自己是不被愛的孩子。我聽了也覺得好難過,對我來說,我愛妳也重視妳,但我不確定我那段時間自己是否有足夠的精力好好注意妳的心情,對我來說,似乎生命也在經歷著難以承擔的壓力與變化。」
這樣的回應是對孩子受傷的心靈的撫慰與關照,母親沒有對孩子受傷的心嗤之以鼻,或是攻擊羞辱,而是慢慢緩緩地聆聽,理解,感受,回應。
孩子受傷的心靈若有被撫慰與關照,她的心靈會滋長出力量,她也會願意同樣的給出聆聽與理解,來感受與體會母親的生命所遭遇、所經驗的。
劃分你我的界線
所謂清楚的個體界線便在於此:我有我的感受與想法,你有你的感受與想法,你不需要以我的感受與想法代替為你的,我也不需要以你的感受與想法取代為我的。我們是獨特的兩個個體,我們經驗著不同的情感歷程,有不同的視野與觀點,所以我們表達、互動、分享,瞭解彼此的感受想法與經驗,但不是要否定和我不同的,也不是要求自己與他人相同。
如果這樣的界線沒有被維護,甚至反倒被破壞、被剝奪,那麼關係中情緒混淆與拉扯便會時常發生。
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
關於個體界線的維護與建立最源頭的基礎,仍是和一個家庭的創塑有關。有的家庭不允許也不重視家庭成員的個體界線,像是衣服的共穿,房間的共用,甚至房門絕對不能關閉,不能有個人書信的保留等等。嚴重的,包括身體的界線也被侵犯與破壞,像是只要大人說了,就要不顧自己的意願與感受,去被抱、被摸觸、被發洩。
無形之中的界線破壞是很可怕的傷害,導致的是我們在關係中既不敢有自我個體,同時也剝奪與侵害他人的自我個體。我們會在關係中感受不到對我個體的尊重,時常自我懷疑,卻也不允許他人擁有他自我的個體。
因此,個體界線穩定與健康的人,也才能啟動同理心。同理心便是尊重每個人有其自己的情感歷程,也有他個體的經驗,為了尊重,所以可以聆聽,可以試著理解。
當關係中存在著傾聽與理解,彼此才能有真實的連結與真實的交流,而不是處在對立或冷漠無連結的狀態中。
這才是一份真實的關係。
- Jul 06 Sat 2013 22:53
好書推薦:其實我們都受傷了:在關係中療癒傷痛,學習成長。
close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82947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