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managertoday.com.tw/?p=38834#.UxcCbUZBYlU.facebook

原文網址,若有侵權將立即刪除。

 

作者 / 賴以威

我對兩性議題向來很有興趣,奈何托同事大多是男性之福,我還沒發生過辦公室戀情,對職場兩性關係沒有太深刻的體會。退而求其次,只好聊聊同為人際關係的——同事。

職場裡有太多利害關係了,所以沒辦法像學生時期一樣,單純地做朋友。

如果有所謂的「職場老鳥訓誡新進晚輩台詞排行榜」,這句話一定長年盤踞前三名。它有一定的正確性。只是,我有時會想,不能成為朋友,真的是因為利害衝突嗎?

以我周遭朋友(趕快撇清)的例子來說,就算朝同目標邁進、利害關係一致的同事,也不見得能培養出什麼革命情感,倒是下班後耳朵常常很癢,因為互相在背後說壞話。

比起利害關係,更多時候,我想關鍵可能是那些隱晦不見、處於灰色地帶的工作

 

合作時,總有一些誰去做都可以的任務,這些瑣碎的任務各式各樣,責任歸屬不清,好比開會通知的 E-mail 誰發、報告誰負責統整。它們不重要,卻是拼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經過幾次踢皮球,幾場茶水間的抱怨,還有幾次不太公平的分配,最終會塵埃落定。

我常覺得委屈,是不是自己太胖,萬有引力太強,皮球常滾到我身邊。

有一陣子,我跟位於不同辦公室的同事合作,那位同事常將類似的小事交給我處理,因此我覺得他是個不負責任的傢伙。直到某天一早八點不到,我在對方的辦公室附近想影印,跑去他辦公室一看,發現他用三張椅子併著睡覺。

「我早上六點多就來了,但因為實在太累了就…」

這時候我意識到,朋友跟同事的不同在於:朋友是先累積交情,再接受考驗。同事則得直接在考驗中,累積交情。

我們看得見自己辛苦,看得見自己下班跟情人吃飯時還在用手機回 E-mail,但看不到別人熬夜,看不見同事在趕資料,鍵盤前還放著個冷掉的便當。事前不曾深入了解對方,我們便直接地將感受到的狀況,歸咎到他的個性(懶散)、人品(不佳)。小小的誤會累積起來,形成了一道冰冷的玻璃,造成職場的人際關係看似透明、乾淨,卻毫無溫度、毫無真正的接觸交流。

「那麼,究竟能不能與同事成為朋友呢?」

關於這道是非題,我並沒有答案。

啊,請別急著關掉視窗。

※ 同事變朋友,好比朋友變情人

 

 

應該是說,這是沒正確答案的問題。就算同個人,在不同情境下也會有不同的答案。

 

比起試著列出各種「可以」或「不可以」的情境,我認為更重要的應該是「不抱預設立場」去看待這件事。

 

不管是一口認定在職場上公私分明,別跟同事走太近;或熱血到一心想跟對面的同事建立羈絆,每天幫他買早餐,兩者都是不正確的。

 

這不是三十拉警報後,以結婚為前提的聯誼,什麼都得一翻兩瞪眼。

 

這應該比較接近「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某天忽然發現喜歡上了好朋友,你不確定有沒有機會,也不知道適合不適合,但可以確定的是,一不小心就會破壞原來的關係。因此,你不敢躁進,得慢慢試探,看有沒有機會更進一步,從朋友蛻變成情人,從同事發展成朋友。

 

至於「要怎麼試探呢?」

 

如果你是指朋友變成情人,我還是沒答案,畢竟我是信奉一見鍾情的人(又沒人有興趣知道這件事)。

 

但如果是同事變成朋友,我倒有一些小小的想法。

 

※ 做得多不能賺得多,不過有機會賺到朋友

 

 

朋友跟同事還有一個差異在於:朋友會為彼此兩肋插刀,只要願意就沒問題;同事一定得替彼此整理報告,就算不願意也不行。既然一定得互相幫忙,我認為在前幾次共事時,不如抱持著「就算多做一點也無所謂」的想法,並且主動付諸實行。

 

「多做」不是為了考績而做給主管看,也不是剛合作的故作矜持。這是為了確認對方是否是一位好同事的必要行為。一位好的同事會懂得在受到照顧的同時,也去照顧對方,不給對方添麻煩。

 

這麼做,是一件相當值得的投資。好同事不僅可以提升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能讓工作變得愉悅。

 

相反地,跟不負責任的傢伙共事,撇開多做不提,更討厭的是心情受影響。忙得要命的當下,腦海裡卻還是今天上班刻意打扮的同事,那傢伙此刻可能在享受燭光晚餐,搞不好還會炫耀她工作有效率,工作生活平衡拿捏得好,才能別人加班,她準時下班。

 

沒完沒了地想下去,加班完了還打電話找朋友訴苦,花時間排解負面情緒,強迫買一送一的浪費時間,非常不值得。

 

※ 但,你是來工作,不是來當師兄師姐的

 

不好的同事不懂得互相幫助,不懂得承擔責任。她們或許有意,或許無意,但可以確定的是,思考這些沒有意義。出社會的人多半都定型了,我們沒辦法改變他們太多,只能在了解他們的做事模式後(連理解都不需要,工作那麼忙,為什麼要去理解不重要的人呢),改變與他們相處的方法。

 

要是對方對你付出的善意遲遲沒回應,就該適度地與她保持距離,維持最低限度的同事關係,不需要單方面的付出。每個人的時間都有限,沒必要去照顧不值得認真對待的人。

 

 

畢竟我們是來工作,不是來當師姐做志工的,更不是談戀愛,鬼遮眼遇到壞男人還一心想靠努力來改變對方(怎麼明明是在講同事相處,卻不時有種再聊兩性關係的錯覺)。

 

一昧當好人,不但不會被感謝,一不小心還會被認為好欺負。連帶那些原本受到妳幫忙的好同事,也會覺得妳的幫忙沒那麼值得珍惜的必要了。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一直當濫好人,小心孔老夫子到你臉書上留言,問妳為什麼文化基本教材不好好讀。

 

※ 定存同事的幫忙

 

要是經過前幾次合作,發現對方是好同事,就該進一步感情升溫。

 

我認為很重要的一點是,好比第一次約會(又扯到兩性),打算請對方吃飯,對方卻硬堅持各付各的,雖然在禮數上完全正確,卻也同時透露出「拒絕」的意涵,彷彿深怕虧欠了些什麼。

 

願意欠人情,也是一種信任彼此的展現。同樣地,工作中建立起一定的互信後,便該大方地接受對方的幫助。之後,將這件事放在心上,「適時」伸出援手。

 

適時不是刻意找機會,也不是我剛好有空所以來看看你需要什麼,它是持續地關心對方工作狀況,在對方真的需要協助時,主動幫忙。它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也因此才值得成為對同事的回禮。

 

※ 比朋友還要好的同事

 

我很喜歡的作家松浦彌太郎曾說過

 

假如彼此認定是好朋友的話,那麼受幫助的那方所能做出最好的答謝就是――忘記被幫忙過這件事情。

三番兩次地表示謝意,對提供幫助的人來說,反而會感到困擾。因為如此一來,本來平等的朋友立場,將會傾斜。是朋友才互相幫忙,卻因此破壞了朋友的關係,這不是很弔詭的一件事嗎?

「要是立場互換的話,我也會這樣不計代價地幫助對方。」

只要有這樣的認知,便能坦然地接受對方的協助。你有這樣的朋友嗎,仔細思考一下,恐怕會發現這樣的朋友遠比想像中來得少。

同樣的道理,要是今天能理所當然地收下哪位同事的幫助,不急著想辦法答謝,同事間能做到這樣,那已經不算朋友,而可以稱得上好朋友了吧。

以朋友變成情侶的例子來說,差不多就是可以步入禮堂的狀況了。

 

本文獲「CAREhER」授權轉載,原文在此

首張圖片photo credit / SCA Svenska Cellulosa Aktiebolaget

 

【作者簡介】賴以威

任職中研院的EE PhD,曾於德國、香港、日本、美國外派研究。 喜歡將理工的訓練應用來觀察生活,推廣數學教育。受邀至多所大學、高中演講。 現為聯合報《閱讀數學》、CAREhER 、有物報告 (yowureport)、今周刊、均一教育平台、泛科學(PanSci)、果殼網專欄作家,著有散文集《再見,爸爸》,譯有科幻小說《平面國》。 最愛的名言是 : “If people do not believe that mathematics is simple, it is only because they do not realize how complicated life i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meg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